雪山环抱,绿水滢滢,崭新的柏油路,连接着一排排整齐的村舍,西藏米林县琼林村迎着清晨第一缕阳光,飘起了阵阵酥油茶的奶香。
南伊乡琼林村牧场。刘安震镛 摄
11月7日,林芝边境管理支队米林边境管理大队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米林县南伊村妇联主席亚夏,前往红色边陲明珠——琼林村,为民警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畅谈如何做好新时代固边兴边的戍边人。
南伊乡琼林村。刘安震镛 摄
“是党把我们带下了山,领着我们建村庄、办学校、发展经济,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上午10时,亚夏与民警们一同走进了琼林村的“红色小牧屋”。
介绍珞巴族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高琦磊 摄
展厅里各类老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记录了当地珞巴族群众在党的带领下,从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游猎生活,到一步步过上幸福小康生活的奋斗历程。从小在琼林村长大的亚夏,通过珞巴族群众新旧生活的对比,从身边人、身边事,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
亚夏讲解珞巴族群众戍边故事 柳春伟 摄
“自从琼林村有了抵边警务室,生活在南伊乡最偏远村的群众不出村就能办理各类证件……”亚夏讲述“五共五固”工作开展以来,米林边境管理大队通过落实服务举措,给当地群众带来的便利。
宣讲中,义务守边25年的亚夏,分享了当地珞巴族群众守边护边的故事,并充分肯定米林边境管理大队带领当地群众取得的戍边成果。
10年来,米林边境管理大队精准帮困扶弱、优化便民举措、推进法治边境建设、积极助力当地旅游业发展,下沉警力到警务室,将工作触角延伸到群众生产生活,确保边境和谐稳定,持续推动党中央固边兴边部署在边境辖区落实落地。
“这种布料珞巴语里叫‘布咕’,就是珞巴织布……作为全国人数最少的民族,珞巴族的传统文化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随后,亚夏带领民警来到琼林村的文化广场,从珞巴族服饰的文化元素入手,深入讲解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在保护珞巴族文化和发展珞巴族特色产业取得的成果。全体民警从珞巴族文化保护和发展中,领会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意义。
“从田间地头走进人民大会堂,除了光荣和自豪,我更深切的感受是党中央一直为咱老百姓着想,始终想让咱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互动环节中,民警积极提问,了解亚夏的参会感受和如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亚夏热情地为民警一一解答,分享自己参会期间的工作生活经历以及学习经验,现场氛围轻松愉悦。
亚夏介绍北京的参会感受 柳春伟 摄
“与党的二十大代表面对面交流学习,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作为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我将团结农牧民群众,共同守护好祖国的边境。”米林边境管理大队民警朱鸿桑说起自己的体会。
民警们聆听完亚夏的宣讲,表示将学习亚夏扎根边疆、踏实工作,让辖区群众生活更美好,让祖国边疆更美丽。
宣讲结束后,米林边境管理大队民警与亚夏在琼林村的天边牧场,举行重温入党誓词活动,表达对党的深深热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活动最后在高亢的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