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这片红色沃土,依然充满着生机。
近年来,红土乡坚持“党建引领,共同缔造”理念,围绕“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工作机制,以提升基层党建能力为引领,以基层社会治理为导向,以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为载体,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稻池村 陈连恕摄
共奏红色文化新乐章
“贺龙带兵干革命,途经石窑建军营,政治部在朱家湾,出奇兵……”在红土乡石灰窑村刘家坪组的三星洞红色文化广场,民间文艺“三句半”博得村民们阵阵掌声。近年来,村民自发组建文艺表演队,在三星洞红色文化广场进行文艺演出。
三星洞是红三军兵工厂和贺龙召开军部会议之地。红色基因由此在红土乡生根发芽并传承至今。
3年前,刘家坪组组长吕南海与当地村民李小军、文付学等人自发组建起一支文艺表演队,走家串户宣传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在红土代代传承,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三星洞红色历史为基础宣传红色文化。”吕南海等人合计,这一想法得到村民一致支持。
没有电,村民争先恐后地将自家电线牵过来;缺人手,村民自己带吃带喝义务参加劳动;缺资金,20余户村民自发捐资2万余元支持项目建设……村民们热情高涨,红色文化广场建设如火如荼。
三星洞口宣传红色文化 彭绍峰摄
如今,三星洞红色文化广场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村民自发成立石窑三星洞文艺宣传队,号召更多村民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
当前,红土乡正在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村民携手同心,共同打造红色文化旅游,这片有着厚重历史的红色沃土正焕发新活力。
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石灰窑村村组公路两旁,屋舍白墙黛瓦,道路阡陌纵横,村庄干净整洁,一砖一瓦皆显乡韵,草木田溪处处风景。
田家院子 段璇摄
“山蕴诗情碧树昏,水涵画意绿筠深。两餐红米携曹侣,半盏土茗一室春。”在红土籍诗人张芾的笔下,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跃然纸上。
便是在这诗画般的山乡净土间,田家院子依然能迅速吸引人们的眼球。
点缀着明丽水彩的整齐篱笆围绕四周,院内一方“迷你版”的小桥流水景观尽显雅致,家家户户门前屋后干净靓丽,各类绿植花卉相映成趣……几许深深庭院,静留处处芳菲,这一方置身其中令人舒心畅意的小天地,是当地乡贤田凤与家乡父老共同打造的。
在石灰窑村土生土长的田凤通过努力走出大山,成为一名优秀律师,并经营着一家律师事务所。尽管常年在州城生活,田凤心中一直牵挂着石灰窑村。
田家院子 段璇摄
“乡村振兴的春风正劲,家乡的发展变化令人振奋,我特别想为乡亲们作点贡献!”田凤坦言。
今年,田凤回到田家院子,在院坝会上将筹备良久的庭院改造计划和盘托出,邻里一致赞同,并得到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村干部与驻村工作队队员们尽心尽力,住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废弃的房屋和破败的猪圈,很快被碧绿的草坪、蜿蜒的石径、别致的石墙取而代之。从田家院子起,绵延数公里的村组公路两侧,一盏盏美观耐用的太阳能路灯陆续建成,石灰窑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田凤还利用自己的行业资源,将智慧司法系统建在了偏远的石灰窑村。通过这个系统,村民们不出村就可以获得权威律师的线上答疑,矛盾纠纷也可以线上调解。为了推进“一统三治”基层治理与“共同缔造”工作深度融合,田凤和乡亲们一合计,便把智慧司法的分支系统引进了田家院子。有了这个系统,院落里的村民们可以自发组织线上学习,实用法律知识、产业发展技术、文艺文化作品应有尽有。
“田家院子通过制订邻里协约相互扶持,乡贤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注重传播正能量,形成了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驻村工作队成员朱屾说。
在红土乡党委、政府领导下,在田家院子影响下,越来越多的特色魅力庭院正在各村积极开展建设筹备,文明之花将通过一个个小院子深植群众心中。
共树文明风貌新标杆
“等攒够100分,我要兑换一整套党史学习教育书籍。”在稻池村积分超市旁,已经攒下80分的花梨山组村民黄伍兴看着自己的名字和现有积分公示在红榜上,十分激动。
黄伍兴告诉记者:“这几年,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大米、菜油家里够吃,加紧学习才是关键,登上红榜光荣!”
黄伍兴口中的积分红榜,正是稻池村大力推行的乡村治理积分制的产物。
稻池村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积分评定小组”与“积分仲裁小组”主导,针对群众、党员、游客三类对象进行积分评议,以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效果,目前初见成效。
“将乡村治理事务转化为可量化的积分评价系统,为行为规范立标尺、为新风良俗加分值,让农村道德建设有‘镜子’可照、有‘尺子’可量、有‘标杆’可比。”稻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大忠说。
近年来,红土乡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立足稻池村“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发展定位,不断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彰显金山银山价值,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稻池村以‘共同缔造’模式推进乡村振兴,将‘共同缔造’的经验转化为共同富裕的实效,为党建引领共享美好生活做出积极探索。”红土乡党委书记王祎说。
稻池村乘着农业观光旅游的东风,村民钱包鼓了起来,精神文明建设强了起来。在乡村治理积分制引领下,如今的稻池村村民积极主动遵守村规民约,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了“党员带头、人人参与、积分管理”新格局,一幅“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新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