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力量源泉。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图为“天南杰构”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经略台真武阁,余华炜摄
把握正确导向,厚植农村思想道德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凝心,也要铸魂。广西玉林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农村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群众在文明实践活动中强化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在乡村振兴一线建立屯级党支部2272个,筑牢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战斗堡垒。发挥市、县、镇、村四级联动作用,组织各类宣讲队伍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用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和鲜活生动的事例进行宣讲,今年以来,开展面对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宣讲活动1.9万多场次,受众130多万人次,打造了“铜声说理”“板凳会”“厅厦邻理”等深受群众欢迎的特色宣讲品牌,鲜活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如,博白县那卜镇那卜村党员群众用自编自唱的客家山歌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陆川县利用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川啀戏”,在各镇村巡回开展“啀戏党课”宣讲,以“小节目”讲活“大道理”,在寓教于乐中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受老百姓喜爱。
图为广西玉林市博白县那卜镇党员群众在百年客家围屋前,用自编自唱的客家山歌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发展优秀乡土文化。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就要坚守文化脉络和精髓的传承,挖掘优秀乡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挥其在化育人心、教导村民、淳朴民风中的作用。玉林市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岭南美玉,胜景如林”,拥有“天南杰构”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经略台真武阁、四大名关之一的鬼门关、全国四大名庄之一的谢鲁山庄,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广西八音、桂南采茶戏等民间音乐戏剧,有寒山诞、北流年例等民俗节庆古风,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8个、中国传统村落22个。博白县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杂技之乡”,多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诗词之县”和“中华诗词之乡”。近年来,玉林市每年举办一届“壮族三月三”山歌大赛,每两年举办一届鹩剧汇演,让乡村特色文化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
图为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利用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陆川啀戏”,在各镇村巡回开展“啀戏党课”宣讲
增加文化供给,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是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乡村公共文化供给,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强综合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网络服务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书报阅读、影视观赏、戏曲表演、互联网上网等文化服务;实施乡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支持乡土文艺团组发展,发展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鼓励城市文艺团体和文艺工作者定期送文化下乡,扩大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近年来,玉林市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建设,荣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全市建设乡镇文化站110个,覆盖率100%。每年开展送文艺演出、公益电影、书籍等文化惠民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22年全市农家书屋借阅70万余人次,借阅各类图书83万余册。打造“政府部门引导、社会组织搭台、群众自发参与”的服务新模式,北流市民邦公益协会、兴业县城隍镇城隍村文化理事会通过扶持文化组织、文艺团队和群众自治组织参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使用,提升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受到了群众好评。
图为广西玉林市兴业县葵阳镇葵联榜山村的农家读书角
发展农村产业,夯实文化振兴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文化与经济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没有产业振兴就没有文化振兴。要通过农业合作化、专业化、产业化等多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丰富乡村产业发展新业态;要依托种养业、绿水青山、乡村风光等特色,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要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增值、产业增效。近年来,玉林市不断优化优质水稻、畜牧、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强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1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4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个。通过产业振兴,为乡村文化振兴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到2025年,将以优质稻、沙田柚、荔枝、橘红、菠萝蜜等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建成一批上规模的绿色食品原材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其中,将容县打造成为沙田柚生产示范基地,将陆川猪产业打造成为百亿元产业。
(作者系广西玉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