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西安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举办西安市“走进和美乡村”系列新闻发布活动。
鄠邑区以“打造和美乡村 建设诗画鄠邑”为主题,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全区围绕“诗画鄠邑、品质新区”总目标和“南山北水、东工西旅”的总布局,着力打造美丽、活力、富裕、诗画、宜居、和谐“和美乡村”等相关情况。
蔡家坡村:文艺赋能激活力 农旅融合促振兴
2018年以来,石井街道蔡家坡村依托优美的自然环境,以打造国际艺术村落为目标,连续举办5届关中忙罢艺术节,带动了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走出了一条文艺赋能乡村建设的新路径。
蔡家坡村成立美好乡村建设研究院,邀请上海市政设计院等知名院所参与乡村建设,聘请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的5位全国知名艺术家担任“艺术村长”,定期驻村指导乡村建设,打造艺术村长之家、文化艺术中心、三联书屋等乡村新空间,建成麦田剧场、乡村美术馆等一批文化场所,营造环境优美、艺术气息浓厚的“乡创空间”。
蔡家坡村还联合西安美术学院、西安音乐学院等艺术院校,组建关中艺术合作社,连续举办五届关中忙罢艺术节,开展终南戏剧节、大地生态艺术、合作艺术、关中粮作等一系列活动,用艺术手段赋予秦岭生态和关中农村鲜明的地域文化、艺术特色。
剪鸭村:人才赋能 促乡村建设
近年来,石井街道栗峪口村坚持以人为本,拓宽引才、聚才、育才、留才之路,探索出了“引才借脑促建设”的乡村建设模式。
“秦岭山下叹早茶,减压就来剪鸭村。”剪鸭村联合创始人李保国给大家介绍了剪鸭村起名的来源:“我们这里的咖啡师都是村里的妇女,让他们不出村就可以工作。现在,我们村已经形成了阿喵茶餐厅,土锤咖啡,Lummo营地等项目,让人来过后能确实感受到减压。”
目前,栗峪口村进一步筑巢引凤,吸引了10余名热爱乡村的主理人,实施乡村机车茶饮、萌宠乐园等乡创项目,带动周边蔡家坡、直峪口、下庄等8号公路沿线石井片区发展精品民宿、研学旅游、乡村休闲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曲抱村:国企赋能 打造都市田园样板
在玉蝉街道曲抱村的千亩稻田中,网红打卡景点“我在鄠邑有块田”“曲水稻香”等字样映入眼帘,村庄依托优势农业基础,发展观光农业和稻田民宿体验的都市田园旅游,建设旅游休闲目的地,2022年“我在鄠邑有块田”系列产品实现产值约350万元,吸引游客约30万人次,最高日接待游客5万人次。
村里还采用“集体经济+国有企业+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村民230亩土地,国有企业通过资金入股,以稻渔综合种养项目为突破口,以产业功能分区为引导,以“农业+创意+休闲”为抓手,发展稻渔养殖项目,打造优势产业、稻渔共生、田园休闲、旅游体验于一体的都市田园样板。
构建产业化联合体 促进抱团发展
2015年,毅朝葡萄园被认定为西安市现代农业园区,园区“户太8号”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塑料大棚、日光温室两种避雨设施栽培技术已试验多年,园区聘请的葡萄专家免费为果农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同时,引进晨香、甜蜜蓝宝石、蜜光、超级女皇等十几个葡萄新品种,有序开展新品种引进示范试验。
合作社定期开展产业技术培训,使农户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从而更好管理发展产业,实现产业增收。手把手教学,为其制定帮销计划或介绍客商帮助销售农产品。
村企共融 打造数字康养中心
蒋村街道胡家庄村紧抓市场契机,及时将通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获取的389亩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打造数字康养中心项目,引入陕西中医医院开发中医理疗、康养保健等新业态。同时,将三十多户闲置的民宅民房统一交由企业集团进行专业设计、特色装修,并辅导村民开设民宿、咖啡馆、面包房、花艺房,集中打造特色民宿产业,实现了一二三产有机联动。
胡家庄村已经完成了由贫困村到三产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典型村的华丽转身,奏响了宜居宜业的田园牧歌。在巍峨挺秀的秦岭山脉见证下,城市创业者与胡家庄村民们正在齐心协力描绘着胡家庄村的发展蓝图,构筑着“都市农业+乡村旅游+数字康养”的品质生活,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