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聚焦> 详情
扶余市:聚焦“招才引智” 全链条打造产才融合新高地
2024年10月28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张人苓

  近年来,吉林省扶余市把农业产业人才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秉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理念,依托特色农业产业、重点企业,全力构建人才集聚平台,通过打造优质产业集聚区、强化人才引育、营造良好留人环境等举措,为扶余市打造现代农业之都蓄势赋能,产才融合工作取得实效。近日,在组织人事报开展的“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工作案例”征集活动中,扶余市人才案例成功入选。

  

  搭建人才集聚平台,高层次人才南雁北飞。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构建形成“配套联动”的“143”人才政策体系,拓宽升级“多方协同”的引才聚才渠道,进一步吸引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搭建柔性引才平台,通过雁归来引才项目、“桑梓人才”事业单位招聘等形式,充分发挥农业大市的资源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政策叠加优势,积极引入高层次人才,通过雁归来项目引进人才23名。通过柔性引才模式,积极推进省级科研院所与全市重点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帮助企业柔性引进2个高层次人才团队与重点企业实现项目对接合作。

  

  创新人才引育链条,“新农业”产业积厚成势。锚定实施中国“现代农业之都”的发展路线,围绕扶余市十大产业链,着力构建高质量、高层次、高效能产才融合平台体系。聘请高校专家等各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组建150人的扶余高端智库。依托史丹利化肥扶余有限公司建立“候鸟型”人才工作站1处,有效集聚高层次人才来扶投智兴业。全力抓好与长春市、吉林大学的对接合作工作,推进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与全市4家重点企业实现创新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合作。聘请高校专家等各领域高层次专业人才,组建150人的扶余高端智库,依托史丹利化肥扶余有限公司建立“候鸟型”人才工作站1处。充分利用8个城市人才工作站和域外松原商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召开产业链招商推介会,先后邀请上海、西安、成都等“站”“会”成员和企业来扶实地考察56人次,与15个产业项目签约达成合作意向。创新开展人才“派遣制”模式助企腾飞,招录9名事业编青年人才、遴选10名优秀年轻干部入企工作1至3年,协助推进企业创新发展。

  

  营造留人良好环境,“保姆式”服务助企腾飞。为了让更多优秀人才来扶投资兴业,积极探索“人才+”新模式,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人才政策3.0版》,研究制定《扶余市服务重点企业引才十条措施》,落实政策保障机制,走访慰问扶余籍域外优秀人才20人。积极开展优秀人才“福卡”活动,侧重从规上企业、专精特新、科技型等领域在扶投资的域内外优秀企业家中评选,最终评选出20名人才为“福卡”发放对象,为其提供暖心服务。持人才“福卡”人员可在扶余市域内享受政务快捷办理、医疗卫生保障、交通住宿出行、图书借阅服务、子女入学教育、亲属就业安置、参观学习活动7个方面的专属服务,让企业家在扶投资安心、放心、舒心。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