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农家特品> 详情
广西灌阳雪梨
2025年07月30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农业农村部网站

  灌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东北部,地处都庞岭与海洋山脉间的河谷丘陵地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一种特色水果——灌阳雪梨。这种水果不仅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更是灌阳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和地理标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灌阳雪梨是灌阳县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果品,栽培历史可追溯至300多年前。据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灌阳县志》记载:“梨有雪梨清水梨青皮梨早禾梨数种以雪梨为最上”,可见其历史悠久。1959年版《广西壮族自治区果树品种志》更将其列为全区同类果树之首。上世纪80年代,经专家鉴定为全国最优质的砂梨之一,被誉为“梨中之王”。

  

  灌阳雪梨品质卓越,果实呈倒卵圆形、椭圆形或近圆球形,平均单果重225克,果皮褐黄色,阳面有棕红色晕,果面光滑有光泽。其最大特色是果肉雪白细脆,味浓甜酸适中,汁液中等微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2.4%—13.6%,可食率达76.77%。雪梨成熟期在8月中下旬,鲜果销售期可延续至10月,部分品种甚至可贮藏至次年2月。

  

  灌阳县独特的地理环境是造就雪梨优良品质的关键因素。该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9℃,年降雨量1538.4毫米,无霜期平均286天,光温同期对雪梨生长极为有利。土壤以壤土和粘壤土为主,pH值5.5—6.5,有机质含量2%—3%,深厚肥沃且保水保肥能力强。灌江纵贯全县,水资源丰富且无污染,为雪梨提供了理想的生长条件。

  

  2009年,灌阳雪梨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3年,新街镇江口村因产业化种植灌阳雪梨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标志着这一特色产品成为全国“金字招牌”。目前全县雪梨种植面积达5万亩,年产量约15万吨,产品远销广东、湖南及东南亚地区,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