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魅力书屋> 详情
象州县创新“农家书屋+”模式
2022年10月25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蒙献平 李 清 陆 潇

      “同学们,手握毛笔,身要正,身正笔才正,笔正才能写好毛笔字……”


      10月3日,正值国庆节放假期间,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百丈乡百丈村农家书屋里传过来阵阵的教书声,原来这里正在举行新乡贤公益学堂毛笔书法课,十几个小朋友在“新乡贤”老师教导下认真地练习书法。

xiangshan1.jpg

百丈村农家书屋举办毛笔书法课


      这只是象州县开展“农家书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在来宾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象州县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和整合社会力量参与共享共建的综合作用,积极探索“书屋+企业、书屋+书店、农家书屋+社区+超市”等“农家书屋+”管理服务新模式,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各类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阅读活动和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农家书屋使用效能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动力。


传播文化“主阵地”


      为了管好、用好农家书屋,象州县发动退休干部、老党员、乡贤以及大学生志愿者,参与书屋管理、活动组织等事务,把农家书屋打造成集文体教育、便民服务、公益志愿于一体的“家门口”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今年初,象州县百丈乡政府对百丈村农家书屋进行改造升级,配备了桌椅、书柜、投影仪、电脑、舞台等硬件设施。


      改造升级后的百丈村农家书屋依托毗邻学校、政府、村委的区位优势,推行“乡+村+校+N”共建共享模式,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课外阅读、绘画、朗诵等活动,打造农家书屋+学生课外研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课外课堂。

xiangshan2.jpg

大学生志愿者在百丈村农家书屋服务


      为了解决书屋辅导教师资源问题,象州县创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新乡贤”公益学堂志愿服务,招募有一定文化素养和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志愿者,授予“新时代乡贤”荣誉称号,并颁发公益学堂教师聘书。


      同时,鼓励在校大学生暑假返回家乡做农家书屋的志愿者,义务为农村小学生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开设舞蹈、音乐、书画等文化培训,让农村孩子在农家书屋享受到城里才有的“课外兴趣班”。


      “以前学校放假,小孩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到处玩,现在孩子在书屋里看书、学知识,我们家长也放心。”百丈村村民韦先生深有感触地说。


      “在给家乡小朋友做辅导的社会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同时,也为家乡建设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广西师范大学的青年志愿者余梁湘如是说。

xiangshan3.jpg

      农家书屋举行“全民阅读”主题党日活动


      此外,象州县还构建“充电学习+交流分享+上党课”模式,打造农家书屋+党员干部学习基地,组织党员到农家书屋进行理论学习、分享交流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知识水平,向基层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精神食粮“加油站”


      象州县充分利用新华书店和当地企业资源,探索创新“农家书屋+书香企业”模式,通过开展职业培训、普法教育等活动,引导职工群众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使农家书屋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精神食粮的“加油站”。


      罗秀社区农家读书角是由象州县新华书店、罗秀社区、众道商贸中心三家单位联合共建,分别设农家书屋免费借阅专柜和新华书店委托售卖书籍专柜,售卖书籍的活动促销、售价及利润分成。自农家读书角建成以来,以独特优越的经营方式和运作模式,实现共建共融共享,有效提高农家读书角的经营运转能力。


      三江口新区(象州片区)现有68家企业6170名职工,附近是中塘村委、马列村委。为了丰富企业职工和附近村屯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象州县与工业园区合作,将农家书屋与职工书屋进行融合共建,构建“农家书屋+书香企业”模式,实行共享共建。温馨、优雅、舒适、宽敞的环境,让职工群众在“以读书求新知,以读书求进步,以读书求发展”的氛围中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如今,书屋已成为职工群众给自己学习“加油充电”的好去处。

xiangshan4.jpg

农家书屋举办青年读书分享会


      “这里的环境很优雅,我们白天干活,晚饭后可以到书屋看些自己喜欢的书,多学点对自己有用的科学知识。”正在书屋里看书的村民韦女士说。


      为了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书屋经常利用法定节假日,开展乡村文明、道德模范、最美阅读者、法治教育、职业技术培训、亲子互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加农家书屋+职工书屋新模式的曝光率,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读书、用书、科学致富的热情,努力把“农家书屋+职工书屋”打造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以及广大职工群众的新型“加油站”。


乡村振兴“助推器”


      为了提升农家书屋使用服务效能,象州县有针对性地配备农业科技等系列丛书,依托农家书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技培训,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农业种植、养殖技能,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罗秀镇纳禄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也是旅游网红打卡地。象州县通过“农家书屋+文化旅游”模式,每天免费向村民和游客开放,满足村民和游客阅读需求,增加了游客旅游体验,充分发挥了农家读书角文化活动阵地、文旅融合发展助推的作用。


      妙皇乡思高村农家书屋依托廖冰兄文化、茶香文化,创新“农家书屋+N”特色模式,开展网络助农公益直播、采茶研学、阅读分享、农技培训等活动。据初步统计,每年举办各类技能培训10余次,辐射带动3040人。


      韦佩良是个地地道道的茶农,可是受限于传统的种植,产量少,茶色差,销量也不是很好。“后来参加农家书屋举办的茶叶种植培训,也从书屋的书籍里学到不少种植技术,进行科学种植后,产量和品质有了较大的提高。”韦佩良说。


      如今,韦佩良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以“网红电商+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平均每年通过线上+线下销售额达到50多万元,极大推动当地茶产业发展。


      大乐镇石朋村村民黎胜明是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户。在2020年创业初期也遇到很多种植、管理的问题。后来他经常到村里的读书角查阅图书,受到很大启发。现在,黎胜明成立了合作社,建立起大棚果蔬产业园,蔬菜大棚达到76座。


      据了解,目前,象州县共有123个农家书屋,藏书约13万册,受益人口达20万人。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延伸拓展农家书屋的服务功能,不断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更好地满足新时代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文化振兴。”象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韦湖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