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一“码”当先心梦圆,从30万吨级油码头看钦州边检服务南疆大港发展
2024年10月31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张苗

  遥望钦州港,海涛间巨轮穿梭,一片繁忙景象。

  

  经过31年的沧桑巨变,一座座码头从无到有,一个个萧瑟落后的小渔村蝶变梦圆为繁华的亿吨级现代化港口。其中,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的建成,更是让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标志着北部湾港迈入了具有世界级超大型码头的行列。

30万吨级油码头全貌


助开放 谋发展

  

  钦州边检站辖区内的30万吨级油码头,位于钦州港大榄坪港区三墩外港作业区扩区南端约3千米外海域,通过3千米的栈桥与三墩陆域连接,通过栈桥及陆域上管道进行原油装卸,是广西最大的原油码头,也是北部湾港靠泊等级最高的码头泊位。

钦州边检站开展海上巡查执法活动

  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于2021年正式对外开放。钦州边检站在广西边检总站的指导下,专人专办、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前瞻谋划、依法依规、靠前服务,做好自治区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验收开放各项工作。特别是实行“提前介入、跟踪情况、跟进服务,查验设施与口岸开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的“一提二跟三同步”工作做法,全面优化了政策指导帮扶、服务对接、勤务保障等配套机制,助推30万吨级油码头与北部湾大开放、大发展格局无缝对接、直通高速、高效运营。

  

  投产以来至今年10月,该码头安全接卸原油超2300万吨,价值超9亿元,钦州边检站共保障127艘油轮安全进出港,为建设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加“油”打“气”,成为催化北部湾风生水起的“聚宝盆”。

  

提效率 优服务

  

  在30万吨级油码头开放投入使用前,油轮需要在外锚地卸油,分别由小型的运油船只数次往返锚地与泊位进行石油接卸。码头运营后,将为北部湾区域的炼油厂、原油储备库提供最便捷高效的装卸服务,极大优化了钦州港原油接卸、输转及储存体系,有效规避外海锚地原油过驳、装卸运输的安全环境风险,切实降低运行费用、提高经济效益,解放了钦州港多个泊位,扩大了港口通过能力。钦州边检站秉持“地方经济发展到哪里,边检管理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执法服务理念,深化边检“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服务质效,实现油轮靠港后的“零等待”作业,有效释放了码头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能。

钦州边检站民警在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进行船舶监护

  钦州华港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的业务主管蒋维宽表示,“在钦州港外锚地,过驳一艘30万吨级的油轮大概要一个星期。靠泊钦州港30万吨级油码头,用两天的时间就可以装卸完毕,整个物流成本大概降低了2/3。”

  

  据悉,中国香港籍“凯浙”轮成功实现浅吃水油轮满载靠泊,创造了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靠泊VLCC(超大型油轮)19.5米的吃水纪录,是码头目前靠泊吃水最深、载货量最大的油轮,今后中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VLCC油轮靠泊钦州30万吨油码头基本上不用再过驳减载。这不仅减少了货主客户的过驳成本,还增加了北部湾港原油吞吐量。

  

  2024年前三季度,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平均在港停时较去年同期减少25%,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助推了钦州港片区税收财政增长,成为促进钦州经济腾飞的“摇钱树”。

  

新纪录 新突破

  

  钦州港在开放发展中要“迎四海宾朋,纳八方之财”,必须充分发挥边检的职能作用。

  

  2021年12月3日,在6艘拖轮的协助及3名引航员的引航下,“远尊湖”号油轮抵达港池水域左舷靠泊。为保障该轮顺利靠泊,钦州边检站积极与钦州港片区管委、中石油广西石化分公司、北港能化、船舶代理公司及口岸联检单位等进行联系,提前收集掌握船舶入境具体时间、船员基本情况、油轮结构和企业需求,提供24小时全天候“一站式”口岸通关服务,确保船舶“随到随检”“即检即作业”,有效缩短船舶等待时间。


  钦州边检站执勤三队教导员赵磊介绍,“从最初通关几小时到现在的几十分钟,今年以来钦州边检站为船方和码头企业节约通关时间7000余小时,节约成本2000余万元。”

  

  吃水从12米到19.5米,载重量从6.9万吨到27.2万吨,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经历首船靠泊到非减载靠泊,再到10万吨级油轮、15万吨级油轮靠泊,最后成功实现浅吃水油轮满载靠泊,接卸能力实现巨大飞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次次超大型油轮的成功靠泊既是对钦州边检站的严格检验,更是该站高效、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助力广西进一步优化钦州港原油接卸、输转及储存体系的生动实践,成为提高北部湾港经济效益的“点金棒”。

  

保安全 护稳定

  

  原油是高度易燃易爆物品,码头上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引起火灾或者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油码头作为石油和化工产品的重要流通和储存站点,其生产过程与周围环境紧密相连,具有极高的操作风险和安全风险。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的安全管理不仅是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的关键,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钦州边检站知责、担责、负责、尽责,抓好边检中心主业,外防破坏、内保稳定,完成钦州港三墩作业区30万吨级油码头首个前端感知站点建设并接入系统投入使用,该站点雷达波能100%覆盖该站口岸辖区,光电设备能照射东航道1号、2号、3号锚地区域,有效强化了口岸预警能力。

  

  “为进一步强化口岸监管,我们还通过视频巡查和人工抽查相结合,确保油轮在港期间的安全。”执勤二队队长蔺增刚说道。

移民管理警察登轮对油轮进行巡查

  同时,该站定期为码头安保人员开展实战技能、应急处突、车辆盘查等安保专业知识培训,提升限定管理区域安保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并与港口公安机关、口岸联检单位、码头企业共同构建情报共享、勤务协作、安全共管机制,定期联合开展安防处突演练,用制度机制的“金箍棒”划出了实现钦州港持续安全生产、绿色发展的“避魔圈”。

  

  面朝大海争分夺秒,不舍寸功提质增效。钦州边检站将继续积极发挥“国门关口”和“对外窗口”职能作用,在筑牢国门安全防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口岸扩大开放等方面创新履职、主动作为,保障钦州口岸人畅通、货畅流,把“通关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促进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服务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姬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