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国门记者蒙正欢:边检一线的记录者
2024年11月07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张锴炜 陈嘉宇

      10月22日午后,来来往往的旅客拎着、拖拉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穿梭在坐落山间的龙邦口岸,太阳火辣辣的,照得人眼睛睁不开,耳边充斥着“吱吱喳喳”嘈杂的蝉鸣。口岸联检大楼里因空调而有了丝丝凉意,而蒙正欢因汗水沾在后背的警服却没有因为呆在联建楼里而变得干燥,他双手稳稳地托起镜头,默默记录着匆匆的旅客、专注的民警和庄严的口岸。

  

  同事曾好奇地问起刚从口岸跑回新媒体办公室的蒙正欢:“这么辛苦地跑一线,你不累吗?”蒙正欢一边用手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一边笑着回答:“累啥,这不就是咱们身为国门记者的职责和使命么?”同事又问:“那总有可能遇到危险的时候啊,你不害怕吗?”交谈期间,他眼睛始终盯着电脑屏幕,手指敲动着键盘和鼠标,坚定地回答:“我要把边检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向大家展示这里的坚守与担当!”

  

  蒙正欢,这位被誉为“国门记者”的民警来自龙邦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自参加工作以来,累计发布超过 3000 篇稿件,该报道曾多次发表于新华网、央视网、中国新闻网、移民管理报等刊物。因其出色的工作表现,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5次,总站新闻宣传先进个人4次等荣誉。他的作品在各大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累计阅读量超过 1000 万次,宣传成效显著,让更多人了解了龙邦口岸边检工作的重要性和边检民警的辛勤付出。阅读他的报道,不难发觉他敏锐的新闻触觉和强烈的使命感,总是忠实地讲述着龙邦口岸的边检故事。

  

  蒙正欢的镜头,讲述着温暖。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出入境旅客达 2 万人次,平均每日服务 2800 余人次,旅客平均通关时间较以往缩短了 25 分钟,出入境旅客满意度高达 98%。为记录龙邦口岸升级建设后的历史性时刻,蒙正欢每天都扛着相机设备往返于县城和口岸。五一假期第一天上午8时许,刚刚开关的龙邦口岸大厅内早已是人声鼎沸,台外民警指挥旅客有序排队。此时,眼尖的民警看到一名双手都提着大包小包的女性,携一名孩童正往入境卡片填写处走来,民警三两步走到同事身旁并拍拍他的肩膀,下巴向携孩童女性旅客方向抬了抬,眼神示意同事维持好现场秩序,同事见状点点头表示让他放心。随后,民警朝卡片填写处快走去,细致耐心地携孩童女性旅客填写入境卡片。

  

  工作中的蒙正欢总是充满激情,他扛着沉重的摄影设备,在烈日下、风雨中坚守,只为捕捉到最真实、最动人的画面。他常常在电脑前忙碌到深夜,精心撰写每一篇报道,用图片和文字传递边检的力量。

  

  蒙正欢的镜头,讲述着坚韧。今年 7 月中旬,龙邦口岸突遇暴雨内涝,边境口岸地区多处出现塌方,有的道路甚至被泥沙完全覆盖以致无法通行,情况十分危急。收到消息的蒙正欢立即从扛起相机设备,深入到口岸受灾一线。受灾后的天气久久没有放晴,陆陆续续下了近半个月的大雨,期间,蒙正欢总是穿着雨衣,努力克服道阻不通的困难,多次深入到内涝区,用镜头记录下了洪水淹没道路、设施受损的真实场景,以及边检民警们紧急救援、设置警示标识、帮助转移群众和物资的紧张画面。

  

  “小心!”一声大喊打断了蒙正欢专注的镜头,他下意识朝声音发出的方向转头,“咔、咔咔!”就在此时,蒙正欢身后不远处,一截一拳大小的断树干朝道路中间倒了下来,“嘶!”蒙正欢深吸一口气,身为人民警察的他第一时间放下了相机,本能地朝断木跑去,看到无人因倒下的断木受伤时,他才松了一口气,而后与救灾人员协同将断木拖拽至路边。没等喘一口气,蒙正欢继续举起镜头,对准了救灾现场。

  

  镜头下,民警身着黑色作训服,与环卫工人搭手,一遍又一遍地躬下身去清理沉积的淤泥,他们的脸上、手上、衣角上、裤腿上都零星散落着泥点。“在困难面前,他们总是会微笑着和人民群众肩并肩。”参与清淤工作的环卫工人这样评价边检民警。

  

  随后,蒙正欢撰写相应的报道投往电台,令人动容的画面在广西广播电视台多个栏目展播,使更多人了解到龙邦口岸的受灾情况和边检民警的英勇付出,为防汛救灾工作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蒙正欢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的镜头和笔触将继续书写新时代龙邦口岸边检工作的崭新篇章。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