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在广西边检总站钦州边检站移民管理警察的监护下,载运26.79万吨原油、吃水20.5米的“太恩河FRONT TYNE”轮满载靠泊北部湾港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再度刷新北部湾港接靠船舶最大吃水纪录。
吃水20.5米超大型油轮“太恩河FRONT TYNE”轮靠泊码头 张苗/摄
截止至12月20日,钦州边检站助力口岸吞吐量突破2亿吨,再创历史新高;检查入出境(港)船舶超1700艘次、船员超36000人次,签发各类许可证件超7300余份,科技赋能为企业节约近15000小时;为近400艘国际航行船舶简化查验程序,开通便捷通道16次,有效减少码头作业时间,累计为船舶节省在港靠泊时间约600小时,创造经济价值近2000万元。
吃水20.5米超大型油轮“太恩河FRONT TYNE”轮靠泊码头 张苗/摄
钦州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通过平陆运河建设,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西南出海主通道的地位,提升物流效率和枢纽功能,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推进,钦州的临港产业迅速发展。在钦州港的各个作业码头,桥式抓斗卸船机、移动式装船机、斗轮堆取料机正满负荷运转,卸货、装货、堆货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移民管理警察在勒沟码头进行船舶监护 庞海锋摄
为保障口岸通关效率,该站结合现行政策和钦州口岸实际,在落实国际航行船舶入出境手续“一次办妥”的基础上,主动推出“边检十条”便民惠企措施,自主研发的“掌上钦检”小程序,实现沟通联络“零等待”、船舶手续办理动态信息“秒级共享”,进一步简化边检通关手续、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惠及企业200多家,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国门“加速度”,聚焦口岸“能开快开”,积极跟进泊位码头对外开放,优化“一提二跟三同步”工作法,精准实施边检服务举措,担当支持对外开放发展。
移民管理警察正在登轮开展检查 张苗摄
钦州边检站将主动融入钦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继续发挥“国门关口”和“对外窗口”职能作用,在筑牢国门安全防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口岸扩大开放等方面创新履职、主动作为,不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为钦州踔厉奋发向海图强提供坚强保障。
【编辑:姬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