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万象焕新。1月3日,在象山边检机关民警的精心监管与高效服务保障下,浙江神洲阳光重工有限公司精心打造的“神洲22081”以及广通海运有限公司名下的二手船“广通33”,于象山口岸顺利出口。两艘船舶的成功出口,不仅奏响了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的激昂序曲,为象山县船舶出口迎来振奋人心的“开门红”,更彰显着象山船舶制造业在新一年迈出了坚实且良好的步伐。
为确保两艘船舶畅通出口,象山边检机关未雨绸缪,提前精心规划部署:主动与船舶制造企业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仔细了解船舶建造进度,精准掌握出口计划,量身定制护航方案。同时,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查验流程,专门开辟“绿色通道”,以高效便捷的方式办理船舶出境手续,争分夺秒地压缩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切实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保障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
象山,这座有着得天独厚海洋资源的城市,船舶制造业向来是其传统优势产业,作为浙江举足轻重的修造船县区之一,具备修造集装箱船、油船、散货船等多种船型的强大实力。近年来,随着全球经贸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中国造船业国际竞争力日益提升,象山县积极作为,从多方面发力谋发展:一方面,全面统筹临港岸线、码头、土地等资源,通过合理规划,扩大口岸开放程度,同时优化船舶修造布点规划,让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另一方面,持续完善船舶基地及其配套建设,不断提升船舶修造能力。当前,象山已建成船舶修造场所22处、船台345个、舾装码头12个,年修造船能力已提升至200万吨规模,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正朝着打造更具影响力的船舶修造强县迈进,象山本土造船业也顺势而上,发展势头愈发强劲。
据象山边检机关统计,2024年象山县船舶修造企业产能持续满负荷运转,共交付外贸船25艘,产值约13亿元,新造及二手船出口订单更是排至2027年,彰显出其在行业内的强劲竞争力与市场认可度。
针对一艘艘象山船舶“漂洋出海”投入使用,象山边检机关立足本职,时刻紧扣时代发展脉搏,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陆续推出“一船一策”查验举措、修造船企业“试航便利”政策等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此次护航两艘船舶出口,更是严谨细致、高效执行,以积极地作为赢得了相关企业的好评。接下来,象山边检机关将始终坚守“以高水平安全护航口岸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坚持不懈地优化服务举措,稳步提高通关效率,为象山口岸的持续繁荣以及地方经济的腾飞全力保驾护航,助力象山朝着更具竞争力的船舶制造和出口基地这一目标大步迈进。
【编辑:姬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