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从“边关冷月”到“城市暖阳”,爱店边检站八年圆梦新居共建美好家园
2025年02月26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石佰华 苏畅

  八年坚守,边关冷月昭肝胆;一朝圆梦,新城灯火映山河。

  

  2025年春节刚过,在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的爱店边检站新营区大门口,红旗招展、花团锦簇、礼炮齐鸣,一派喜气洋洋,在驻崇左片友邻单位领导、战友代表的见证下,该站隆重举行新营区揭牌仪式,共同庆祝这一美好时刻的到来。

  

  “单位终于装上门牌号了,今后快递可以直达营区,生活更加便利了!”走进爱店边检站新营区,宽敞明亮的办公楼,四通八达的道路网,争奇斗艳的山角梅……“八年了,我们终于实现了梦寐已久的‘城市梦’!”全站民警无不喜笑颜开、欢呼雀跃。

  

  千方百计争取支持 推动破土动工 

  

  “从征地、立项、动工、启用历时8年。其间,有常人无法想象的辛酸。”回想起项目建设初期的情景,爱店边检站党委书记、站长张枕记忆犹新、感慨万千,“新营区建设项目,涉及项目出资、规划设计、施工承建等多个部门,是一项系统工程。”

  

  爱店边检站新营区属政府“交钥匙”工程,由广西建工集团旗下公司负责承建,建设用地48.11亩,总建筑面积14818㎡,其中包括办公楼、综合楼、公寓楼、运动场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主体建设总投资4676万元。

  

  2017年6月15日,宁明县爱店口岸对外开放验收迎检工作现场会上,明确了爱店边检站新营区建设规划和设计问题。也就是从那时起,在原广西边防总队党委和后勤部的指导下,在历届党委班子的带领下,汇聚全站民警职工的智慧,从设计原理、总体布局、功能区域划分、景观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经过多次研讨认证,最终确定了新营区建设地点、规模和设计方案。

  

  爱店边检站党委强化责任落实,成立新营区基建专班高位推动,班子成员亲自挂帅、驻扎工地,以工期倒排、以任务倒逼、以责任倒追,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到位、促成项目落地、赢得鼎力支持。

  

  在爱店边检站党委会议室里,墙上挂着的营区规划图已经泛黄,边角卷起,那是二十多次走访的见证。张站长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数字:县财政预算缺口、建材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涨……每一串数字都像一块砖,压在他心头。

  

  第一次去县政府,他们带着一摞摞材料,从边防检查的重要性讲到民警的生活条件。会议室里,茶杯的热气渐渐冷却,预算审批却始终没有着落。回单位的路上,大家望着车窗外连绵的群山,想起站里民警挤在潮湿的宿舍,雨季时被子都能拧出水来,心里很不是滋味。

  

  转折发生在那个暴雨夜。山体滑坡阻断了边境巡逻路,边检民警冒雨抢通道路,救出了被困群众。次日,县长带着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现场,目睹了民警们满身泥浆奋战的身影。张站长抓住机会,再次汇报了新营区建设事宜。这一次,他看到了县长眼中的动容。

  

  2017年12月25日,新营区营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南宁通过专家评审;2019年4月29日,新营区营房建设项目土建工程招投标,获得宁明县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新营区项目建设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此次审议获批的土建工程规划更详实,包括1栋六层3852平方米的行政办公楼,1栋5层1976.8平方米的集健身房、影视厅、图书室为一体的综合楼,4栋共计96套公寓楼,1栋986.24平方米的室内综合运动场,等等。

  

  为了尽快推动破土动工,站党委成员再次分头行动,各司其职。有的马不停蹄地跑财政局,争取专项资金的支持;有的与承建方反复磋商,优化建设方案,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大家齐心协力,只为早日实现工程的目标。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新营区项目建设破土动工。张站长握着铁锹的手有些发抖,这一锹土,承载着太多人的期盼。工地上的机器轰鸣声,在他听来比任何音乐都悦耳。这一天,是2019年7月3日;这一天,历史将永远铭记!

  

  穷尽办法搬迁入驻 兑现庄严承诺 

  

  新营区建设项目,从2019年7月破土动工到2020年9月主体建成,历时400余天。虽然与原定工期262天晚了5个月,但在爱店边检站全体民警心里,这迟来的惊喜无比幸福。

  

  然而,新营区主体建筑完成后,由于地方财政十分紧缺,房屋室内外装修一度停滞,营区水电网气不能接入,道路硬化、营区绿化无法动工,办公、生活物资未购置……离搬迁入驻还有很大一段距离。

  

  从2020年9月到2022年10月,营区建设一度陷入长达25个月的停滞期,一度成为大家眼中的“烂尾楼”。站党委一班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全站民警也是日夜期盼、望眼欲穿。

  

  爱店边检站党委随即召开会议,张站长在会上庄严承诺:举全站之力、集全站之智,穷尽一切办法,争取2023年搬迁入驻新营区,给广大民警营造一个安心安身安业的环境!

  

  2022年10月,站党委成立了以党委委员、原副站长韦勇为组长的6人项目建设专班,进驻新营区施工现场,实行驻点办公。专班成员全程跟进,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高效推进,为新营区建设按下“加速键”。

  

  那天,韦勇推开临时板房的门,晨光中,一面鲜红的党旗在简易旗杆上猎猎作响。这是新营区建设专班的第一个清晨,六张行军床整齐排列,床头的安全帽上落满灰尘。

  

  作为组长,韦勇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各种数据:混凝土配比、钢筋规格、施工进度……但最让他牵挂的是那些看不见的细节。那天深夜巡查,他发现浇筑地基的商砼标号与设计要求差了0.5个等级,当即叫停了施工,并立即组织专班进行问题排查和整改,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设计要求,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工地上的党小组会议常在星光下召开。六个人围坐在水泥管上,讨论着施工难题,“我们建的不仅是营房,更是戍边民警的家。”晚风吹起他们的衣襟,露出被汗水浸得发白的腰带。

  

  与此同时,站党委班子成员主动汇报工作,积极争取宁明县财政支持,推进新营区行政办公楼装修,营区500余米道路硬化,1栋24套公寓楼装修,综合办公楼一楼饭堂装修、二楼健身房、影视厅装修及设施设备器材采购……

  

  站党委拨出1000余万元存量资金,专门购买全套办公桌椅、沙发、空调、电脑、打印机、文件柜、书柜,满足日常办公需要;购置公寓楼全套家具、家电、床铺、衣柜,实现拎包入住。

  

  经爱店边检站党委申请,广西边检总站积极争取,国家移民管理局下拨了武警存量资金500万元,专项支持站新营区建设。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7月28日,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之际,爱店边检站举行新营区乔迁入驻仪式,标志着该站正式从广西最艰苦、最边远的边陲小镇,乔迁到环境优越的县城办公、生活,实现了民警期盼已久的“城市梦”。

  

  晨光熹微中,韦勇与专班战友并肩而立。拔地而起的现代化营区巍然矗立,如一座座丰碑。他们的目光掠过玻璃幕墙,晨曦跃动,仿佛诉说着无数鏖战长夜的深意——浇筑的混凝土,不仅是楼宇的根基,更是时间褶皱里星斗偏移的轨迹。每一寸钢筋水泥,承载着汗水与梦想,见证从无到有的蜕变。这一刻,他们读懂了坚持的意义,也看到了未来在晨光中熠熠生辉。

  

  集思广益美化绿化 建设美好家园 

  

  搬迁入驻新营区那天,新营区只有进“工地门”右侧到公寓楼前一条300余米的水泥路,左侧路基却被雨水泡成了沼泽。民警们扛着行李,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发出“咕叽咕叽”的声响。站党委副书记、政治委员周衍奇望着民警们的背影,攥紧了手中的规划图。

  

  施工方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项目经理老陈皱着眉头翻看预算表:“站领导,不是我们不配合,实在是资金……”周政委没说话,从公文包里掏出一沓照片:民警们踩着砖头进出宿舍,训练时在泥地里摔跤……最后一张,是党旗下整装待发的队伍。

  

  “这条路,关系到上百号人的日常。”周政委的声音有些沙哑,“我们力求一步到位,请给一个方案。”老陈盯着照片看了很久,烟灰掉在桌面上,“修路资金到位立马动工!”

  

  当站领导攥着第五版设计方案再次叩开县政府大门时,这一次,政府终于同意拨款修建道路。没过几天,施工队拉来了碎石。站领导带着党员突击队,和工人们一起铺路。铁锹与碎石碰撞的声音,在营区上空回响。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一条贯通营区周边的道路网已经完成,道路两旁还铺贴了路沿石,美观大方。

  

  深秋的傍晚,夕阳把水泥路染成金色。周政委站在路口,看着民警们列队跑过。脚步声整齐有力,像一首奋进的歌。

  

  营区道路建成了,却独缺一扇像样的大门。临时搭建的铁皮门歪歪斜斜地立着,像一张没牙的嘴,在风中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民警们戏称这是“天下第一工地国门”,可笑声里总带着几分无奈。

  

  在县里召开口岸开发工作座谈会上,周政委作为代表发言。他没有讲套话,而是讲起了营区的故事:民警们如何在没有大门的情况下坚守岗位,如何在风雨中守护一方平安。说到动情处,他掏出了手机,展示铁皮门的照片。

  

  会场一片寂静。县长突然站起身:“我们的国门卫士,不能连一扇像样的门都没有!”掌声雷动,周政委的眼眶湿润了。

  

  资金很快批下来了,但选门成了难题。有人说要气派,有人说要实用。周政委带着设计图走访了兄弟单位,甚至去看了古城的城门。他说:“要让人远远看见这大门,就有一种威严的感觉。”

  

  施工现场,周政委目光如炬。随着他一声令下,挖掘机轰鸣启动,旧门在尘土中崩塌。工人们迅速清理现场,开始挖掘地基,铁锹与碎石碰撞声此起彼伏。钢筋骨架逐渐竖起,工人们在高空焊接、固定,新大门的轮廓逐渐清晰。

  

  数月后,营区新大门巍然屹立,气势磅礴。新大门落成那天,单位门牌也从办公楼前移到了大门口。周政委摸着光滑的门柱,想起那些奔波的日子,想起铁皮门的“吱呀”声,恍如隔世。

  

  一年来,在广西边检总站党委的关心关怀、全体民警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大家集思广益建造美好家园,实现“旧貌”换“新颜”:

  

  ——投入100万元升级改造供电系统、平整硬化路面、提升绿化景观,开创“软硬兼施”的局面;

  

  ——投入160万元升级改造住宿环境,配齐一批224件家具、家电,完成新营区两栋48套周转房装修,实现“拎包入住”;

  

  ——投入225万元,完成办公楼大厅、图书阅览室、职工之家、会客室、招待房、洗衣房、食堂等10个民生项目升级改造;

  

  ——承诺投入260万元,继续推进升旗广场、室内体育馆、室外停车场、营区美化绿化等项目建设,打造“温馨家园”。

  

  如今的新营区,白墙蓝瓦,绿树成荫,整齐划一。但在一楼大厅的展板上,那张泛黄的规划图依然挂着。它提醒着每一个人:为民服务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

  

  边关的月亮依然明亮,映照在崭新的营区上,也映照在每一个戍边人的心里。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