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烽烟散尽忆峥嵘
2025年04月03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张成

  清明时节,雨润大地,万物肃穆。2025年4月2日,集安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全体民警踏上了缅怀先烈、追寻红色记忆的旅程。

  

  他们身着藏蓝警服,列队走向城北禹山脚下的革命烈士陵园。l950年建园至今,这里已守护着591名抗美援朝烈士的英灵,松柏如剑直指苍穹,将英雄的浩然正气融入集安的山水之间。纪念广场中央,17米长的浮雕墙上,544个镌刻着烈士姓名的铭文如血脉般纵横交错,57座无名碑更添几分悲壮——他们用血肉之躯,为后辈筑起和平的丰碑。  

  

  移步鸭绿江畔,国境铁路大桥的钢轨仍泛着历史的光泽。这座“抗美援朝第一渡”的钢铁长龙,曾见证42万志愿军将士从辑安(今集安)渡江出征的壮烈场景。如今,红色廊道沿江而建,500米长的展陈中,战地照片、军号残片、支前民工的箩筐等文物静静诉说:正是集安百姓肩挑背扛、冒死护桥的支援,才让“钢少气多”的志愿军有了克敌制胜的勇气。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电子屏上循环播放,江风裹挟着历史回响,令人心潮澎湃。  

  

  在城郊的静谧院落,民警们见到了97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李老,虽已双耳失聪,但胸前挂满的军功章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颤巍巍地取出珍藏的“和平万岁”纪念章,讲述着长津湖战役中战友用身体堵枪眼的场景,浑浊的眼中闪着光:“打赢了这场战争,中国人民在世界面前就站起来了。”临别时,老人坚持送民警们到门口,枯枝般的手臂挥了又挥。

  微信图片_20250403150415.jpg

  走进抗美援朝主题微展馆,这座浓缩的红色教育基地,以“战火燃起”“赴朝作战”“支援前线”“铁血友谊”“防空反特”“停战凯旋”六大展区 ,将70年前集安军民共同抗争的壮烈画卷徐徐展开。在“支援前线”展区,陈列着当年民工用过的箩筐、修补过的军鞋,甚至还有刻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铁镐——这些锈迹斑斑的文物,无声诉说着鸭绿江畔“最后一碗米送军粮”的感人场景 。当讲解员指着墙上照片中熟悉的山川轮廓,众人渐渐明白了“最可爱的人”背后的深意——他们不仅是战场上的英雄,更是千万普通百姓的缩影。   

  

  归队途中,车窗外掠过烈士陵园的苍松翠柏。作为移民管理警察,守护的不仅是国门安全,更是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当在执勤时查验出入境旅客的证件,当在界碑前重温入党誓词,总能听见历史的回声:那些在冰雪中冻成冰雕的连队、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邱少云,他们用生命诠释的忠诚与担当,正是鼓舞前行的灯塔。  

  

  清明时节,烽烟虽散,精神长存。集安的山水间,烈士的浩气、老兵的笑颜、史馆的回响,共同织就了一幅“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画卷。作为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愿以青春为笔,以热血为墨,在边疆大地上续写新一代的英雄篇章!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