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防城港赤沙码头有限公司的一封感谢信,让防城边检站的服务实践成为焦点。
14天创造广西新纪录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点工程,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的“关键一子”,赤沙作业区1-2号泊位项目承载着提升区域对外开放能级的重要使命。防城边检站作为口岸通关的核心保障力量,紧抓《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战略机遇,项目建设期间,站领导多次走访市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实地调研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主动靠前服务,提供边检政策支持,按照“一图一表一清单”要求,围绕口岸查验设施布局、智能监管系统建设等环节提供“嵌入式”指导,高站位、高标准和高质量完成边检查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泊位建设样板工程,仅用14天,助力口岸从对外开放预验收到正式验收,创造了广西区域码头口岸建设、对外开放及启用用时最快的记录,为项目顺利启用按下“快捷键”。
智能监管赋能高效通关
移民管理服务的“加速度”不仅体现在流程优化上,更凸显于现代科技赋能,该泊位创新应用智慧口岸管理系统,利用科技前沿技术,构建数据链动的立体化监管体系。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船舶申报、登轮申请、员工备案等手续“链上秒办”,单船通关时间压缩至15分钟以内,推动通关效率再提升30%。
向海图强续写开放新篇
这封感谢信的背后,是移民管理部门从“国门守护者”向“发展助推者”的转型实践。正如信中引用自治区党委陈刚书记强调的“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防城边检站把“国门”搬到工地,把服务送到现场,让速度有了温度,让效率彰显担当。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新征程上,这样的创新突破,为高水平开放写下了生动的注脚。赤沙码头有限公司表示,未来将深化与移民管理部门的监管协作,携手共创良好的口岸营商环境,向海图强,开放发展。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