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物流“大动脉”、24小时通关的皇岗口岸川流不息的跨境货运通道上,活跃着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是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九队移民管理警察,平均年龄超过 55 岁、90% 的人都已临近退休。这支由27名“银发卫士”组成的队伍,凭借累计验放超百万辆货车的实战经验,将传统查缉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在国门一线构筑起闪耀智慧光芒的安全防线。
锐眼查缉彰显经验价值
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九队,有22名民警的警龄超过30年。1986 年入伍、今年58岁的“老兵”民警廖远明,是队里公认的查缉“活教材”,仅2024 年就查获违法犯罪人员27 人。一个酷热的夏日,皇岗口岸货车入境查验区热浪滚滚,车辆穿梭不停。行动敏捷的廖远明,俯身钻进一辆申报“空载”的集装箱车底部。很快,他便听出异样,果断对身旁的年轻民警说:“这车有改装痕迹,得仔细查!”随后,两人迅速将车引导至一旁,展开细致排查,最终成功发现违法行为。教导员林凯然表示:“队里的老民警厉害着呢,听车厢声音就能判断车辆是否改装,看司机眼神就能察觉异常。之前查获的 2 起重大案件,关键线索都是老民警发现的。”这些“银发锐眼”,是 AI 都难以替代的国门“侦察兵”。
科技赋能释放银发智慧
“刚到皇岗边检站那会,查车全靠手写台账,一笔一画记录车牌和验放时间。”55岁的李旭亮翻出泛黄的登记本,感慨万千。面对智慧口岸建设浪潮,李旭亮主动拥抱技术革新,参与开发货车“智能验放系统”,他将30年积累的“异常特征库”转化为算法参数,优化 AI 识别模型,借助“传统经验 + 科技手段”,使车辆通关效率大幅提升,精准查获危险品能力也显着增强。“咱这一头银发没白长,经验能和新技术一起发光发热!”李旭亮自豪地说。
精神传承筑牢信念根基
每周四的“老兵课堂”成为专业技能传承的重要平台。“以前货车检查全靠人,趴车底,看车厢,现在有了新的科技手段,作为移民管理警察,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掌握新质战斗力……”59岁两鬓斑白的缉毒专家周振军,向90后民警传授前沿查缉技术依然精神抖擞。副队长胡乃明坦言:“老民警们用一头银发见证了国门变迁,他们教给我们的,不仅是实用的查缉技术,更是‘一辈子守好一道门’的坚定信念。”即便智能闸机逐渐取代人工通道,这群 “银发卫士” 依然勇毅护航国门,用专注和执着筑牢最后一道防线。
夕阳下,老骥伏枥民警们的银发闪着微光,他们用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坚守,生动诠释了忠诚永不退休,担当历久弥新。正是他们将沉淀智慧与科技创新完美融合,铸就了国门的安全屏障,为新时代移民管理工作现代化树立了典范。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