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快递箱里装着大大的爱!”近日,云南戍边民警单昌腾的一条朋友圈动态引发热议。照片中,来自山东泰安老家的快递箱里,榆钱窝窝、炸丸子、炸香椿鱼、山东大葱等家乡美食码得整整齐齐。网友纷纷点赞评论:“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妈妈千里之外的爱”“快递箱太小,装不下父母的牵挂”……
单昌腾是云南文山边境管理支队新华边境检查站的一名“00”民警。2022年大学毕业后,他毅然从山东泰安跨越2000多公里,来到祖国西南边境,成为一名戍边卫士。“青年男儿就该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卫国戍边是咱的使命。”谈及选择,他眼神坚定。
自单昌腾来到云南戍边以后,因担心南北饮食差异大,生活不习惯,他的爸妈隔三差五就会给他邮寄一些山东自家做的美食。春天寄榆钱窝窝,夏天寄煎饼,秋天寄肥桃,冬天寄炸鸡,以至爸妈每次和其视频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们说,给你快递寄过去”。每一次,单昌腾都反复强调:“这里什么都有,爸妈别操心!”
今年4月1日至6日,仅6天时间富宁县瓦蚌村接待游客数量就突破了2万人,瓦蚌村旅游业的日益火爆,也为驻守在此的新华边境检查站的民辅警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车流量猛涨的考验,该站及时调整勤务模式,全体民辅警坚守岗位,全力保障过往游客的正常通行。
五一前夕,得知儿子单昌腾五一小长假要坚守岗位的消息,爸妈立马忙活起来。望着老榆树抽出的新绿,妈妈对着丈夫说:“小,最喜欢吃榆钱窝窝了,小时候一顿能吃五个,咱赶紧给他做点寄过去”。
可树太高,枝丫又脆,老两口搬来梯子却够不着顶端的嫩叶。50多岁的父亲忽然退后两步,膝盖微屈猛地往上一蹿:“我爬上去摘,你在下面接着。”为了摘满满一筐榆钱,父亲手上还被树枝划了几道口子。
摘完榆钱,妈妈就开始做窝窝头。她把榆钱洗净,和上面粉,揉成一个个窝窝,放进蒸笼里蒸,屋子里弥漫着榆钱的清香。一边做一边不停在家庭群里嘱咐:“我多做点,多做点,寄过去让你同事也尝尝咱家里的味道”“你多吃点,你都瘦了”“小,别想家,注意身体啊”......
做好榆钱窝窝后,爸妈又炸了丸子、香椿鱼,还特意去地里拔了几棵山东大葱,一袋一袋地码好装进快递箱里。
收到快递后,单昌腾看到满满一大箱子的山东美食,眼眶不禁湿润。“这些快递箱里装的不只是吃的,更是父母的念想。”单昌腾将美食分享给单位同事时,戍边27年的老民警丁华安慰他说道:“咱们守好边境,就是对这份爱的最好回应”。
当晚,单昌腾将爸妈寄过来的老家美食分享在朋友圈,并配文:“小小的快递箱装着大大的爱!老妈在家寄来的榆钱窝窝、丸子和炸香椿鱼”。网友们看到后,为之点赞评论:“隔着屏幕都感受到了妈妈千里之外的爱”“只怪快递太小,装不下叔叔阿姨满满的爱”“真好,妈妈寄的是满满的牵挂”“妈妈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单昌腾所在的新华边境检查站,扼守着富宁县边境要道,担负着打击走私、贩运毒品、非法出入境等职责任务,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站里的民警大部分都来自不同的省市,最远的与家人相隔3000多公里。对他们而言,一个个千里迢迢的快递箱,是家人跨越山海的牵挂——贵州的酸汤、江西的腊肉、北京的烤鸭、黑龙江的红肠……每一份美食背后,都藏着一个关于“家”的故事,那是民警对家乡的思念,也是家人对民警的牵挂。
每位戍边人的脚下,都生长着一条看不见的根系。他们一头扎进边关,一头连着故乡的老榆树;一端承载着“此生付山河”的誓言,一端心系着千万个“家”亮起的灯火。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