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红色联盟筑阵地 警地联建守国门
2025年07月01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大江口边境派出所

  当毛岸英小学的朗朗书声、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的历史回响与边境线上的藏蓝身影相遇,一场以红色基因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拉开帷幕。辽宁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大江口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与毛岸英小学、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河口断桥景区签订联建协议,成立“红色教育联盟”,以“鸭绿江党建红飘带”品牌化建设为纽带,推动红色教育与边境治理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建共治之路。

  

  薪火相传,铸魂育人强根基

  

  历史的厚重与信仰的力量,在“红色教育联盟”的共建实践中激荡共鸣。大江口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依托毛岸英纪念馆的珍贵文物、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的鲜活史料,创新打造“沉浸式+常态化”教育模式。今年4月,借助宽甸边境管理大队“党建协作区”机制,所支部联合古楼子、永甸、小韭菜沟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与20余名来自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的交流学习民警共同踏上这片热土,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民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沉浸式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通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文物,深刻领悟新时代移民管理警察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进一步坚定守护边境、忠诚为民的信念。

  

  这样的红色洗礼早已融入日常,每月主题党日,民警们都会走进红色场馆,在党旗下重温誓词,在老兵故事中汲取力量;在毛岸英小学,民警化身“红色导师”,抓住开学季、国家安全教育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开学第一课”“国门安全小哨兵”等特色课题,让红色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今年以来,民警在毛岸英小学开展各类教育活动5次,覆盖学生200余人次。

  

  服务暖心,边境线上显担当

  

  “警察同志,我的钱包丢了,里面有重要证件!”今年6月,在河口景区的党员先锋服务站,游客杨女士焦急求助。民警迅速联动景区工作人员,一边调取监控,一边沿游客行进路线排查。烈日下,民警们穿梭在人群中,经过5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一处长椅缝隙中将其找到。

  

  这样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不断上演。由党员民警和河口断桥景区员工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每天坚守在景区一线,为游客提供咨询引导、应急救助等服务。今年以来,该服务队累计为游客提供服务1000人次。同时,他们还化身“普法宣传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案例等方式,向游客普及边境管理法规和反诈知识。在端午节期间,游客刘先生接到“客服”电话,称需点击链接办理商品退款,刘先生心生疑虑,前往服务站求助。民警当场识破诈骗套路,及时劝阻并帮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刘先生感慨道:“要不是你们及时提醒,差点就掉进陷阱了,反诈知识真是太重要了!”

  

  共治聚力,平安防线再加固

  

  每日上学、放学期间,毛岸英小学门前的“红盟护学岗”准时“上岗”——民警联合教师、家长志愿者组成护学队伍,化身孩子们上学路上的“安全卫士”,有序疏导交通、维持秩序。同时,民警充分利用护学间隙,开展“教育小课堂”,讲解未成年人网上充值的危害,教育引导学生识别网络谣言、低俗内容等“毒文化”陷阱,有效提升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红色教育联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5月,两名游客因拍照问题发生争执。巡逻民警联合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工作人员迅速到场,以志愿军团结协作的红色故事为切入点,将红色文化融入调解过程,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在红色精神的感召下,双方很快冷静下来,握手言和。今年以来,“红色教育联盟”通过融入红色文化的方式,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有效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

  

  从红色课堂到边境一线,从历史展馆到景区驿站,“红色教育联盟”正以蓬勃生命力,串联起边境地区的红色资源,激发警地共建活力。大江口边境派出所党支部将持续深化联盟建设,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以更强担当守护边境安宁,以更实举措服务辖区发展。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