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二十六载芳华铸忠诚
2025年07月09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黄彩灵 亓栋栋

  女本柔弱,为警则刚,方寸验证台前,她以柔肩担起责任之重,在平凡岗位上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实际行动诠释入警铮铮誓言,彰显坚韧刚毅、智慧豁达的新时代女性风采。

  

  广西桂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队一级警长宁勇希,2005年获评部局“执法为民标兵”先进个人,2013年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多次评为“优秀警官”。作为一名资深检查员,从警26年来,宁勇希始终坚守国门一线,她在工作中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善于从细微处发现疑点。

  

  “签证页的墨色晕染角度不对。” 2013年6月的一个工作日,宁勇希指尖轻拂过旅客护照签证页,瞳孔骤然收缩。阳光透过查验台玻璃,而她的目光死死锁住签证页的细微差异。彼时,旅客额头渗出的细汗与故作镇定的眼神形成反差,宁勇希不动声色按下报警按钮,最终协同办案队查获一起违法违规类案件。

  

  疫情期间,当上级传来“支援边境封控”的指令时,她正给备战小升初的儿子温书。丈夫只说“家里有我”,她便连夜收拾行囊,主动请战。边境一线的60个封闭日夜,防护面罩在她脸颊勒出深痕,消毒水浸透的手套让指尖蜕皮,她却始终高效完成高风险旅客查验任务,确保“外防输入”零疏漏。

  

  如今,翻开儿子的成长纪念册,扉页贴着她穿防护服的工作照,旁边儿子稚嫩的字迹写着:“我妈妈的背影比界碑更挺拔。” 警徽的光芒映在她眼底,凝聚成守护万家灯火的坚定光芒。

  

  ‌忠诚不仅是钢枪与界碑,更是对每一份旅客需求的回应。

  

  在口岸遇到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旅客,她总是主动上前帮扶。“阿婆,您攥紧我的手,咱们慢慢走,签证问题我来处理。” 一次,轮椅上的独居老人因证件手续不齐急得直抹泪,宁勇希半蹲在查验台前,用纸巾轻轻拭去老人眼角的泪水,她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联系其家属补办手续,全程陪伴2小时,直至老人顺利通关,得到旅客的高度认可。

  

  作为业务骨干,宁勇希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带教新警数名。带教新警时,她总把查验台变成 “ 移动考场”:“这是 最新版电子护照,注意防伪膜里的枫叶会随角度变色”。

  

  然而,边检工作的挑战不仅在于证件鉴别,更在于对人心的洞察。“看他眨眼频率,可能在说谎。”前台团队近20年的历练,让宁勇希练就“微表情读心术”。2023年11月,查验台前的王某眼神躲闪,食指反复摩挲护照封皮。近2个小时的谈心谈话,从缅北园区的受害案例到法律条文的逐条解读,剥开王某层层伪装的心理防线。最终,王某最终坦白受高薪诱惑欲赴东南亚从事诈骗活动。

  

  “劝返不是终点,是让他们看见国门背后的守护。” 这些年,她用“心理疏导 + 法律宣讲” 的方式劝返十余名涉诈人员,徒弟们称她的办公桌是 “国门反诈课堂”。宁勇希将这份案例记录补充进工作日志,让新警们明白,每一次查验都是责任与智慧的考验。

  

  在桂林边检站,还有许多像她这样的“木棉”—— 她们把国徽戴在心头,将柔情揉进查验章的纹路,用“铁骨”筑牢安全防线,以“柔肠”温暖通关旅程。因为她们知道:忠诚从不是冰冷的钢枪与界碑,而是查验台上一次俯身的倾听,是深夜值班室里一盏长明的灯,是二十六年如一日 “国门有我,请祖国放心”的无声承诺。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