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中国南方最大的硫酸铵集散基地——莆田边检站护航优质农业化肥“出海”
2025年07月17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吴志 林孟

  7月15日晨曦初照,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港区1号泊位,14名外籍船员和码头工人正依次通过船舶梯口的边检部门智能查验移动设备,上下巴拿马籍“太行山”轮作业,船上装载的硫酸铵1.12万吨准备出口菲律宾。与此同时,智能梯口后台发挥着“智慧大脑”的作用,精准识别、自动统计、智能比对上下外轮人员信息,并实时向现场移民管理警察发出提醒。

  

  “上半年,秀屿港区硫酸铵吞吐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3.45%,创下历史新高。”在现场,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民警黄咸乐介绍说,莆田市地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和海峡两岸的重要连接点,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硫酸铵集散基地,秀屿港区持续吸引硫酸铵货物在秀屿港区集聚,通过“一带一路”航线出口至东南亚、南美、欧洲、南非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蓝天白云之下,高耸的红色门机巍然屹立。在码头现场,巨大的抓斗在精准操控下,灵活地起落,缓缓将洁白的硫酸铵移装入船舶货舱。硫酸铵,这种被誉为“肥田粉”的优良氮肥,适用于多种土壤和作物,能有效促进植物生长、提升果实品质和产量,并增强作物对灾害的抵抗力。硫酸铵不仅质量高、价格低,而且环保性能优于国际标准,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莆田口岸地处闽中沿海核心地带,辐射东南亚密集航线市场,陆路集疏运网络完善。从国内其他城市通过水路运输到秀屿港区的硫酸铵化肥,大部分通过船舶运输出口到东南亚以及巴西、土耳其、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构建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农资供应链。

  

  今年春耕的关键期,秀屿港口提前制定靠泊、移泊、集港堆存及装船方案,各作业环节高效联动,科学调配生产要素,克服连续雨水等不利天气影响,在确保安全优质生产基础上,高效率高标准完成硫酸铵港口装卸任务。莆田边检站完善出入境船舶、作业人员无感化通关服务体系,无缝接入智能化的海港梯口系统,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同时,边检部门从船舶靠泊检查,到船员下船登陆审核,创新模式加快出入境船舶通关流程,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船舶从报备、靠泊到离港,平均时间缩短了1小时,为农用物资出口提供智能化通关服务。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