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98个“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西藏普兰边检站执勤一队邀请驻地边境村庄儿童走进警营,开展“童心向警·共筑边关”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讲解,让孩子们在红色文化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进一步密切警民鱼水情,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界碑前的家国课
活动伊始,孩子们在民警的带领下整齐列队,参观了庄严肃穆的中尼界碑。“大家看,界碑上的‘中国’二字象征着国家主权,背面的尼泊尔文字则见证着两国世代友好。”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了界碑的历史背景、象征意义以及中尼两国睦邻友好的故事,让孩子们在实地观察中增强了对国家领土主权的认知,感受到边境安稳的来之不易。孩子们听得入神,感受“和平共处”的珍贵,眼神中充满对祖国疆土的敬畏与好奇。
照片墙里的奋斗史
在警营历史照片墙前,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记录着我军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从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先烈们浴血奋战的场景,到和平时期边防战士坚守岗位、守护家园的画面,民警们结合照片背后的故事,生动再现了革命先辈为国家和人民不懈奋斗的历程。“你们看,这些年轻的战士在零下30度的雪地里潜伏,冻得手脚生冻疮也不退缩。”随着民警的讲述,孩子们屏息凝神,有的不时举手提问,有的悄悄握紧了拳头,在互动中进一步懂得了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红色书籍中的信仰力
在“国门书屋”环节,民警精心挑选了《小兵张嘎》《红岩》等适合儿童阅读的红色书籍,通过“讲故事+情景剧”的形式,再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嘎子哥为什么要跟鬼子斗智斗勇?”“江姐在监狱里为什么不害怕?”面对孩子们的提问,民警结合边检工作实际,告诉他们:“现在的和平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守护好国门,就是守护好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像书中的小英雄一样,长大后也为国家做贡献。
此次活动不仅让边境儿童近距离接触警营生活,更通过“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细节。执勤一队负责人表示,警营开放是密切警民关系的重要纽带,未来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以实际行动筑牢边境地区爱国主义教育防线,让警民鱼水情在代代相传中愈发深厚。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