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小身影在国门下的大担当
2025年08月08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罗晓 刘宇昕

  “妈妈,这就是你守的‘南大门’吗?”盛夏的广西友谊关热浪翻涌,5岁的小钰(化名)换上迷你警服,在庄严的1117号界碑旁努力挺直小小的腰板,模仿着妈妈执勤时的英姿。她的母亲,已在这座国门坚守了19年。

  

  7至8月,一场特殊的“团圆”在祖国南疆上演。友谊关边检站举办的“守边关 担使命 共成长”警营夏令营,将该站戍边民警的42名子女汇聚到中越边境,让警娃们亲历父母口中那个遥远又神圣的“第二故乡”。

  

  “许多民警长年驻守一线,节假日勤务更重,与家人聚少离多是常态。让孩子们来过个暑假,是大家最大的心愿。”该站政治处主任梁世星一语道出活动初衷。自2023年以来,该站连续三年举办“警娃夏令营”暖警工程,通过精准聚焦双警家庭及异地分居民警子女需求,逐步打造成为具有示范效应的惠警品牌项目,有效缓解了民警子女假期看护难题,累计服务警属150余人次,赢得基层民警广泛好评。

  

  换上“小警服”,孩子们仿佛一夜长大。队列训练场上,稚嫩的童音喊出响亮的口号;内务教学中,“豆腐块”被子与“国门安全无死角”的纪律要求形成了奇妙的呼应。当孩子们走进旅检大厅,看到验证台上父亲专注工作的侧脸,10岁的小栩(化名)感慨道:“爸爸要守护一个更大的‘家’,不能常陪我这个小家。现在我懂了,我为他感到骄傲!”

  

  为期三周的夏令营,内容远不止队列和内务。民警们带领警娃沿着边关研学之路,走上边境巡逻道,用稚嫩的小手为1091号界碑描红;在法卡山英雄纪念碑前,孩子们垂首默哀,重温“宁洒热血不丢寸土”的誓言;在龙州起义纪念馆,他们沿着红军的足迹,理解了“守护”二字跨越时空的传承。

  

  “让民警无后顾之忧地守好国门,同时让国门精神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该站站长谢华表示。这场南疆国门下的双向奔赴,不仅消融了亲情的隔阂,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使命”的种子。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