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门风采> 详情
与时间赛跑 为国门护航
2025年09月10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石佰华

  随着区域经济融合深化,广西爱店口岸作为中国—东盟重要节点,以高效创新服务回应跨境生鲜贸易迫切需求。边检机关推动机制创新与法治保障并行,有效破解通关瓶颈,实现保安全、促发展、惠民生的多赢局面。本文真实记录口岸改革路径与成效,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基层实践样本。

  爱店口岸货场查验现场 苏畅摄.jpg

  清晨7点,中越边境的广西爱店口岸早已引擎隆隆、车流不息。

  

  一辆辆满载东南亚榴莲、山竹的冷链货车在国门前排起长队,浓郁的热带果香混合着晨雾,弥漫在潮湿的空气里。身穿藏蓝色执勤服、外着防护服的爱店边检站民警步履迅疾,穿梭于车队之间。车体检查、验放、录入、盖章——“抢时间、保新鲜”,已成为爱店口岸每一天的工作常态。

  

  爆发式增长,口岸迎来“甜蜜的负担”

  

  2025年1月至8月31日,爱店口岸交出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出入境车辆累计10.5万辆次,同比增长169.8%;出入境旅客39.2万人次,同比增长59.1%;出入境货物量129.71万吨,同比增长137.61%;出入境货值高达774.23亿元,同比增长150.84%,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图为在爱店口岸,一辆辆货车整齐排列,等待验放 苏畅摄.jpg

  数据飙升的背后,是中国—东盟贸易往来持续升温,也给口岸通关能力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2023年4月,爱店口岸获批成为广西唯一陆路危化品出口口岸并实现首单出口;同年10月,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正式运营,越南榴莲、山竹、火龙果等“娇贵”水果大量涌入。它们不仅带来商机,更对通关速度提出极致考验。

  

  “水果这东西,多等一小时,品质降一分,损失多一点。”爱店商会监事长、执行会长何旋指着排队中的冷链车说道。如何保持鲜果“水灵灵”的状态?这道题考验的不仅是物流效率,更是国门通关的“速度”与“温度”。

  

  爱店口岸作为我国连接东盟的重要陆路枢纽,进出口业务持续攀升。尤其在每年5–8月的水果丰收季,大量东南亚特色水果如榴莲、菠萝蜜、山竹等涌入口岸,日均通关车辆超过600辆,远超原设计通行能力。货车排起数公里长队、滞留最长至三天的现象,曾令进出口企业苦不堪言。“以前堵两三天是常事,荔枝旺季时很多老板眼睛都急红了。”何旋回忆。

  

  另一方面,部分外贸企业因对代理备案材料要求不清、业务流程不熟、人员培训不足等原因,进一步拖慢了整体通关效率。“生鲜贸易是真的‘争分夺秒’,货车在口岸多停一小时,我们的损失就多叠加一层。”广西宁明县天泽报关行负责人马成艺坦言。

  

  机制创新+法治保障,双轨破解通关难

  

  面对企业的“急难愁盼”,爱店边检站党委迅速响应,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服务措施。

  

  2025年7月18日,在该站组织召开的警企座谈会上,正式发布《爱店口岸代理企业诚信机制管理办法》,同步推出六项配套服务举措: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跨部门“一站式响应”平台、“送法上门”专题培训、货物分类验放管理、首接责任制、中越跨境协调机制——多项实招精准回应企业反映的堵点、难点。

  

  针对生鲜货物易腐、特急的特性,边检站主动联合海关启动“夜间延时通关”模式,实现“随到随检、快验快放”。“我们实行三班倒勤务,很多民警主动放弃午休,目的就是‘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企业的满意指数’。”执勤一队队长韦武灵说。这一机制推出后,口岸日均验放量提升27%,企业物流成本降低15%,更在8月28日创下单日验放398辆重车的历史纪录。

  

  为解决高峰时段口岸车辆拥堵问题,爱店边检站还联合海关推出“工作日+周末+节假日”全年无休通关政策,企业积压货物得以迅速验放,有效缓解拥堵。目前,爱店口岸通关时间由原来的每周5天、每天8小时,延长至每周7天、每天10.5小时,累计延长通关服务700余小时。

  

  针对中国司机反映的越方口岸检查流程缓慢、货车滞留时间较长等问题,爱店边检站依托定期会谈机制,主动与越方加强沟通协调,协同优化车辆调度与查验流程,从源头缓解跨境拥堵。

  

  机制创新的同时,法治软环境也在同步优化。8月21日,爱店边检站开展“诚信守法经营,安全高效通关”主题普法活动,组织专业民警向代理公司业务员、中外货车司机系统讲解法律法规及诚信管理政策,推动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的通关氛围。

  

  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备案反复跑、咨询答案不一、流程不透明”等问题,边检站创新推出“标准化输出+前置咨询+流程优化”组合拳:制作通俗易懂的《边检代理备案“一张纸”指南》,发布各类标准填表示范模板、绘制清晰流程图,让企业“一看就懂、一次备齐、一趟办结”。

  

  此外,该站还推出“生鲜紧急临时通行”机制,在合规前提下允许生鲜货物优先入区待检,最大限度压缩等待时间。

  

  企业点赞认可,口岸发展惠及民生

  

  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系统构建起爱店口岸高效顺畅的“跨境快车道”,赢得企业普遍认可。

  

  “边检民警是实实在在为我们企业做实事、解难题!”爱店商会监事长、执行会长何旋感慨道。“以前堵车两三天,一车榴莲耗损三分之一都不稀奇。现在有了‘两进两出’生鲜专道和夜间加班机制,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7月31日,爱店商会特意向边检站赠送一面锦旗,上书“优流程降成本惠企利民,守国门促发展功在千秋”,以感谢边检站“守牢安全底线、做好服务高线”的突出贡献。

  

  企业的认可进一步转化为真实可见的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爱店镇党委副书记甘世官介绍:“口岸通关效率提升,实现了更多边民‘家门口就业’,收入渠道不断拓宽,‘兴边富民’正从蓝图落进现实。”随着口岸功能日益完善,越来越多当地边民参与到冷链加工、跨境物流、电商贸易、装卸搬运等产业链环节中,获得稳定收入来源。

  

  2025年1月至8月,宁明县边民互市累计备案人数已达11282人,参与互市贸易边民6.54万人次,带动边民增收约232.81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8.12万元。口岸的繁荣,正持续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发展红利。

  

  甘世官还透露,今年以来,爱店全镇酒店住宿率持续高位运行,80%的宾馆每日满房,餐饮门店数量同比增长30%。该镇成立的顺畅搬运公司今年以来创收97万余元,其中90%用于发放工资,成功为当地边民提供超1000个“家门口”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口岸热”带动“就业热”、“民生暖”的良性循环。

  

  目前,爱店边检站正联合海关、地方政府等部门,全力推进爱店口岸由双边性口岸向国际性口岸转型升级,并积极推动扩大开放那呼通道。根据发展规划,下一步,爱店口岸货运通道将增至14条(进出各7条),设计运能也将大幅提升:预计年通关旅客150万人次、货车30万辆次、货物500万吨。

  

  从“堵三天”到“鲜通关”,爱店口岸正以更高效的流程、更开放的姿态、更温暖的服务,成为中国—东盟贸易往来中日益璀璨的国门明珠。这里,不只是物流枢纽,更是文明互鉴之窗、共同富裕之桥。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