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南溪河上飘荡着薄雾,矗立于昆河与砚河省级公路的查缉大棚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待一辆大货车驶入查缉点,已值完通宵夜班的民警杨文勇,带着些许疲惫却眼神锐利,接过司机的证件,逐行比对资料。
云南红河边境管理支队南溪边境检查站,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南溪镇,主要承担着昆河高速、国道和省道三条进出河口边境地区人员与车辆查缉重任。自2024年来,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队伍,24小时不间断地双向查缉,成功完成900余万次查验,做到了群众满意度100%和服务“零投诉”“零差评”的纪录!
作为通往内地的关口要道,南溪边境检查站日均查验旅客8000余名、车辆4000余辆。在执勤查缉卡点,每天都能看到民辅警忙碌的身影:爬车顶、钻车底、查证件、验货物……“摸爬滚打”是他们每天重复的动作,查缉卡点不仅是保障进出边境地区的重要屏障,更是以“严标准”+“优服务”,让过往旅客感受到规范与便捷带来的温馨。
9月2日,恰逢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庆长假,一辆载满跨境游客的客车稳稳地停靠在执勤点,当执勤民警在逐一检查游客证件时,发现一名乘客因“临时住宿登记凭证”遗失而慌张。
负责本组勤务的民警李萌见状,当即安排同事引导其他旅客完成身份核验,她自己则边安抚这名旅客,边对旅客的住宿备案记录进行核查比对。看着系统中准确无误的信息,李萌用流利的越南语告诉该旅客:“同志,您的信息已核实,为不影响您后续行程,我们先登记放行,但节后请尽快补办。”
“发现自己的证件不见了,当时心一下子就慌了!”得知可以回去补办时,这名旅客连连向民警道谢,嘴里还不停地说,原以为要被扣留回不了家,没想到中国警察办事效率这么高。客车启动时,车上的乘客纷纷隔着车窗挥手致意:“你们查得严,我们心里踏实,办事又这么周到,真是太棒了!”
6月23日夜,天空下着大雨,南溪边境检查站南屏执勤查缉卡点附近,一辆轿车因操作不当失控侧翻,情况十分危急。执勤民警岳龙武和舒家超见状,当即组织民辅警冒着大雨赶赴现场,只见事故车辆四轮朝天,车门扭曲变形,两名驾乘人员被困车内。
救援现场,众人的心瞬间揪紧。岳龙武组织民辅警将被困在副驾驶位置的乘客解救出来。驾驶员却因头部及腿部被死死卡在变形的车厢里,动弹不得,民辅警无法对其进行施救。
见此情形,岳龙武赶忙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联系友邻单位进行支援;舒家超则靠近被困驾驶员,仔细查看伤者状态并轻声安抚绪:“别害怕,我们会一直在这里,一定会把你救出来的,你要保持清醒,再坚持一下。”在舒家超的不断鼓励下,被困驾驶员的情绪逐渐稳定。最终,在多方协同努力下,被困人员成功解救,送上了等候的救护车。
夏季的河口,烈日当头,酷热难耐,南溪边境检查站执勤查缉卡点高温袭人、热浪滚滚,路面温度高达50摄氏度,但过往的车流依然没有停下“脚步”,忙碌地往来穿梭。“您好,边境检查,请出示有效证件。”“谢谢配合,请慢走。”全副武装的执勤民辅警,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到制服上,全身湿透依然坚守,确保每辆车、每个人都能顺利进出边境管理区。
7月28日,一名老人摇摇晃晃地来到执勤查缉卡点,看起来十分虚弱。正在执勤的民警汤永博见状,立刻迎上去热心相助。他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扶到阴凉处坐下,递上温水,细心地询问着老人的情况,可老人意识不太清晰,表述也很模糊。汤永博耐心地一遍遍轻声引导,一番努力后,终于了解到,原来是老人因为天气炎热身体感到不适,再加上年纪大了,一下子变得神志不清,想到附近有警察,就过来了。
“不用担心,有困难找警察,我们来帮您。”汤永博安慰着老人在休息区休息,自己则多方核实、比对信息,最终与老人的家属取得联系。当家属匆匆赶到执勤查缉卡点,看到安然无恙的老人时,激动得连连道谢。
“细心服务、暖心救援、热心帮助……”这温暖的一幕幕,只是南溪边境检查站为民服务的一个缩影。为民服务没有终点,正如南溪边境检查站站长戴新军常说那样:“移民管理警察既要守住安全底线,也要架起便民桥梁,用力度护安全,用温度暖人心,这才是我们二线边境检查站该有的样子。”
两年来,南溪边境检查站总结出“三查三助”工作法,即检查证件逐字核对不松懈,抽查货物逐项比对不放松,排查嫌疑人一丝不苟不遗漏;对驾驶员提醒“一带一盔”,对老幼主动上前帮扶,对危难火速开展救援。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