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三季度,据钦州保税港区边检站统计:累计查验出入境船舶超3151艘次,服务出入境人员51788人次,同比分别增长23.2%、18.0%。高效便捷通关保障,成为钦州港前三季度外贸量质提升的重要“助推器”——据悉,钦州港1-9月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67亿吨,同比增长8.6%,其中外贸吞吐量5624.7万吨,内贸吞吐量1.1亿吨,分别实现3.7%和11.4%的稳健增长;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46.7万标箱,同比增长7.4%,外贸集装箱增速达21%,彰显国际物流枢纽能级持续跃升。

前三季度,钦州港新增RCEP航线“北部湾港—越南—新加坡”、滚装船航线“北部湾港—阿联酋迪拜杰贝阿里港”,新开9条面向东盟的冷链水果快线,集装箱外贸航线增至50条,通达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548个港口。该站站长于长晋介绍:“面对航线的加速拓展及吞吐量发展,我们以‘出入境全流程’系统性改革为核心,推出‘常货轮’动态管理机制,将48艘高频诚信船舶纳入名单库,实现‘预报即审、靠泊即检、完货即离’,实现国际船舶100%网上预报预检、100%抵港即作业、100%出境即放行,平均单船在港时间同比再压缩1.2小时,全年可为港口释放通过能力200万吨以上。”

针对汽车整车出口,边检部门创新“一船一策”服务,通过云端核验单证、无人机巡查监管,单证处理时间压缩至15分钟,直接为三批次“重庆造”长安汽车出口中东节省了时间和经济成本,截至目前,共助力国产汽车出口突破2.2万辆,同比增长47%。
另外,边检部门精准服务造船、新能源等产业,保障广西首艘8500DWT杂货船建造出口,并助力“钦州造”智能风电叶片首次出口印度,单批次为企业节省2天物流时间。同时,创新冷链监管模式,开通9条东盟水果冷链航线,实现泰国、越南等国的榴莲、山竹等水果“船边直提”,保障东盟生鲜24小时内直抵中国市场。

下一步,钦州保税港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口岸监管服务中的应用,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通关最便捷、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边检样板”,为钦州港冲刺全年货物吞吐量5亿吨、集装箱1000万标箱贡献更大边检智慧和力量。(作者单位: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编辑:王正]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