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丽乡村> 详情
大西庄村:抓党建留住红色记忆 促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09月21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李心旺

      “不管敌人用什么手段,决不给日军送一斤小麦,决不向日军递一份情报。面对行凶作恶的敌人,藏在地道里的村民誓死抵抗,无人投降,民兵团结一心,奋勇杀敌,击退敌人……”在许多当地老人的记忆中,1945年夏天的山西省阳泉市大西庄村是这样的。

daxi1.jpg

      70多年后的大西庄村,民风依旧淳朴,发展却日新月异,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金秋九月,西南舁乡大西庄村一片丰收景象,迎来了一拨又一拨专程来此接受红色教育的游客。游客沿着干净整洁的道路进村,不少村民会热心地为他们指路,游客很容易就找到一处被青松翠柏环绕的院落。山西省阳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党史教育基地、市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大西庄“六·一五”惨案遗址就在此处。

daxi2.jpg

      在大西庄“六·一五”惨案遗址,游客透过砖墙的缝隙会看到残破的土窑洞,砖墙上镶嵌着一块铜制日历,永久定格在1945年农历六月十五那一天。大西庄村村干部史俊英是村里红色旅游点的义务讲解员,只要有空闲时间她就会为游客耐心讲解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游客听到讲解就会将思绪拉回抗日战争时期。


      大西庄村的山区为丘陵地貌,自然生态条件优越,山体黄土深厚,植被茂密。凤凰山脚下,全村总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9亩,总户数321户702口人。近年来,村庄先后被省、市、区命名为“山西生态村”“新农村建设推进村”“五星级基层党组织”“红旗村”“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daxi3.jpg

      “落实党建工作,留住红色记忆,促进产业发展,提振集体经济才是硬道理!”村党总支书记李永和说。


      党支部的战斗力如何,关键在于支部班子。大西庄村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着力推动班子年龄降、学历升、结构优,努力提升班子队伍建设质量。同时,对乡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和支委会,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推动村级事务的民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村委会副主任李文生介绍说:“我们村有26家企业,并安排了村剩余劳动力200余人。现在,我们年出栏20000头猪的厂子也即将投产,还能为村里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如今,全村人均纯收入已达12000余元。”

daxi4.jpg

      此外,村里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与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通过技术合作,建成了200亩玉露香梨种植基地。与阳泉市汇鑫农业有限公司联合建设农业循环经济区,并完善了水肥一体化系统,促进“种+养+沼”一体化循环发展。

daxi5.jpg

      目前,村里正全力推进的600亩标准化果园建设项目是全乡农业产业强镇项目的子项目。该项目于2021年3月开工建设,对600亩旧果园进行提升改造,包括覆土、施肥等土壤整治工程,置换种植新品种3.3万株等,并购置、安装园区围网、防雹网、太阳能杀虫灯、智能化监控设备、果品采摘机等设施,配套建设500平方米的冷库。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300亩,已订购果树2.3万株,已订购防雹网300亩,致力打造智慧果园、数字农业示范园。


      项目建成后,将和汇鑫农业养殖项目形成种养结合的“循环经济”产业园,探索前端“畜—沼—果”生态循环的模式,后端“采摘—加工—观光”的多元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种养结合,走好“种—养—菌—肥”一体化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道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daxi6.jpg

      李永和表示:“我们将持续抓好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着力解决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强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形成品牌效应,扩大市场影响力,吸收年轻有为的致富能手、种养殖大户和其他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加入党员队伍中来,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