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关键靠产业。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上店镇西局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聚焦“一村一品”模式,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以“百里画廊”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梅花玉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两翼齐飞。西局村展示出一幅特色产业遍乡村、齐头并进谋振兴的发展图景。
深挖“玉”资源,“以点带面”壮大特色产业
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根基。走进汝阳县上店镇西局村,宽阔整洁的马路,独具特色的民居, 白墙灰瓦,错落有致、明朗古朴,一砖一瓦都透露着村民的智慧和 匠心独具。“百里画廊”的建设不仅让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也加快 了西局村梅花玉产业的发展步伐,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周边群众前来参 观选购梅花玉。
“我是村里第一批自家办梅花玉加工厂的,从 30 年前的健身球 到现在的玉佩、印章、茶具、摆件、生肖定制……产品种类越来越多, 现在我年纪大了,儿子正在管理工厂,梅花玉养活了我们一家人,也 帮助了很多村民发家致富…… ”30 年前,率先在西局村开办梅花玉 加工厂的李修军,作为村里第一批自营工厂的负责人,谈及梅花玉发展的 30 年,他感慨良多。
30年,从唯一的小作坊到现在一个个规范的销售展厅、连片的玉石加工厂,如今的西局村的梅花玉制作、销售已形成产业规模,吸引四方宾客,享誉省内外。
30年,从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到现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越来 越多的青壮年返乡创业,如今的梅花玉产业链已经成为了该村的支柱产业,带动全村发家致富。
30年,从一个个造型单一的健身球,经过工艺大师研究、设计、 雕刻、抛光、打磨,一块块璞玉被雕琢成一个个生动形象,形态各异的精美工艺品,让人看着不由啧啧称赞。
西局村精准定位,深挖本村资源优势,找准发展方向,聚焦重点、把握关键,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成功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守好“绿”资源,“变废为宝”促进绿色发展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车,老百姓出行更方便了。在保留乡愁的同时,我们打造各家独具特色的墙体外立面,让本村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西局村党支部书记常小强谈及村庄的变化和发展,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据了解,在农村环境整治中,西局村坚持“不搞高大上、小钱 办大事”,采用“群众凑一点、集体出一点、乡贤捐一点、政府补一 点”的办法,广泛动员群众参与、积极发动乡贤捐资,镇村干部身体 力行、带头捐赠,形成人居环境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浓厚氛围。
同时,西局村注重突出产业元素,就地取材,垒砌河堤的石头都 取自附近的山上以及梅花玉矿洞的废弃矿渣。注重保留乡村原生态, 适当造景,充分体现农村特点和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让群众记 得住乡愁。

8 月的西局村,大关帝沟的全面改造如火如荼,以梅花玉矿渣及边角料的再次利用进行生态再造,形状大小不同、颜色多彩斑斓、花纹不拘一格地呈现,乡间小路、游园造景、河道堤坝都被那些看似平常的废旧材料插上想象的翅膀,一步一景,让人流连忘返。
“前些年我在外地打工,没时间照顾家里,知道家乡要进行改造, 我马上回来。离家近,很方便,家里人特别高兴。 ”38 岁的曹小卫回到家乡,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家乡的风貌,边说边笑,心里乐开了花。
随着西局村的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环境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 多的群众开始返乡发展,并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按照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随后,西局村立足梅花玉特色优势,果断投入 220 万元在西局村大关帝沟口精心打造了一座集玉石加工、展示、销售等功能于一体,且兼具驿站功能的梅花玉主题乡村会客厅,实现多业态融合的文旅产业发展环境。
插上“云”翅膀,“电商赋能”推动产业升级
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是产业振兴的生力军。发展乡村产业必须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形成优 势互补、各具特色、良性循环的农村产业结构新格局。西局村作为以 玉器产业为支撑的村落,将从玉石加工基地、培育玉石人才、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品牌建设等多个方面,打造以玉器产业为特色的乡村金字招牌。
一张几案、一把茶壶,在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下,梅花 玉的转型不断向前推进。作为当地乡村企业的一个缩影,梅花玉的产 业发展蓬勃朝气地成长壮大,展示出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乡村会客厅各类展品美轮美奂、巧夺天工,“让每块儿石头会说话”。

“老一辈西局人为我们的梅花玉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年轻 人,我们要借助互联网传播玉石文化。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销售员,处处皆是展示柜。”36 岁的李善朋作为乡村会客厅的负责人,谈及创新销售模式时满是感慨。
在新媒体时代,西局人利用媒体矩阵,将玉石创新理念与玉雕传统技艺发布于各短视频新媒体平台,顺应时代网络发展潮流,通过线上直播增大曝光度,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梅花玉产业,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了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下一步,西局村将做精做特做优“一村一品”产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扎实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提质增效,让产业成为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的重要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