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丽乡村> 详情
“乡村小店”:小平台大作用 服务群众零距离
2024年11月28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马也

  “自从咱村建成‘乡村小店’,农民的生活方便多了,难办的事有人帮办,不懂的事有人解答,业余生活也丰富了。‘小店’流量足、后劲强,靠的就是接地气、办实事。”瓦房店市NO.001“乡村小店”店长赵田说道。

  

  今年,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委组织部深化屯组“党群服务站”建设,充分借鉴瓦房店市肖炉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新军“乡村小店”优秀做法,出台《关于深化屯组“党群服务站”建设全面推广“乡村小店”品牌的实施意见》,并将其作为市委书记党建项目,选取全市33个村“两委”干部、村民组长、党员等经营的商超、快递点等便民服务群众场所,全面推广具有地区特色的“乡村小店”品牌,有力构建市乡村屯四级党群服务体系,切实把“红旗帜”插在“黄土地”上。

  

  坚持开展“接单式”宣讲 擦亮乡村红底色

  

  “社会发展太快了,读书少是大部分农民的短板。现在好了,只要把想学的知识告诉‘小店’,‘小店’就邀请专家授课。”刚在瓦房店市NO.022“乡村小店”听完课的河洼村村民王玉玲说道。

  

  “乡村小店”建立之初,便把规范“5+2+N”阵地标准放在工作首位,既建立“五大基础阵地、两大拓展阵地、多个特色阵地”,特别把建设“小店书屋”“小店课堂”作为理论宣讲的“先手棋”。坚持引入“明星”书籍,通过开设“小店书屋”,紧盯时事提供党报党刊、新闻杂志,紧盯地区实际提供农业书籍等学习资料,提升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带富致富水平,为党员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开拓思维视野启明领航。坚持培育“实用”师资,用好第一书记、致富能手、土专家田秀才三支队伍,瞄准农民“政策线”“致富线”“安全线”进行理论宣讲,推动党的先进理论、科技知识进基层、进门户。坚持打造“精品”课程,围绕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举办“开店第一课”,结合“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举办科技助农课,延伸打造金融服务、医疗问诊等专业课,以理论宣讲助力“补钙壮骨”、带动“党群共富”、促进“乡村和谐”。

  微信图片_20241128103409.jpg

  瓦房店市NO.008“乡村小店”邀请市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采取现场观摩、案例讲解、实地演练方式,用重点明晰、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消防知识培训,通过“爱瓦房店APP”线上线下方式培训全市村“两委”、志愿者、村民300余人。“‘乡村小店’离家近、知识多,是非常适宜农民开展学习的平台。通过把消防救援知识引进村子里,我们的生活安全有了更好的保障。”九龙街道肖炉村村民张美英说道。

  

  坚持创办“派单式”服务 聚集乡村红力量

  

  “原先去市里、镇里办事15分钟,来回路程能耽误2个小时。现在不一样了,有啥事就去‘乡村小店’,农民的事家门口就解决。”正在“乡村小店”填写《党员代办事务办理登记表》的台子村村民邢国英说道。

  

  全市各“乡村小店”积极整合各方力量,多管齐下收集群众诉求形成清单,向党员、群众、志愿者派单,通过建机制、搭平台,把为民服务的热情转化提升群众幸福感的生动实践。建好党员中心户、村民组长“主人翁”队伍,统一设置《党员代办事务办理登记表》,提出“群众动动嘴,帮办来跑腿”工作理念,结合设定共产党员示范岗、建立共产党员工程项目等形式,多维度开展为民服务,累计代办事务办理登记1000余人,所提诉求全部圆满解决,受到群众高度好评。用好共建单位、社会志愿服务队伍“外支援”队伍,结合社情民意恳谈工作掌握村情民意,邀请国家电网、市消防救援大队、市税务局、市司法局等共建单位进村,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既授鱼更授渔”,全面扩充各村志愿者服务力量、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微信图片_20241128103253.jpg

  瓦房店市NO.017“乡村小店”聚焦村民办理城乡医保需求,向村民普及城乡医保待遇相关政策,同时针对部分村民年龄较大、子女不在身边的状况,提供参保缴费帮、代办服务,变“群众跑”为“我来跑”。“自今年开展跑腿服务以来,不仅为不方便缴费的村民及时缴费,也吸引不了解医保政策的村民主动缴费,目前帮带办100余人,让村民感受到‘店小作用大’。”店长于泽林说道。

  

  坚持提供“订单式”帮助 提升乡村红效益

  

  “帮助农民致富、丰富农民生活是我们村的重要工作。随着新时代发展,农民的需求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所以打造‘乡村小店’要与时俱进、贴合需求。”卢屯村党委书记高世界说道。

  微信图片_20241128103401.jpg

  为进一步把“乡村小店”打造成多功能复合型党群服务阵地,全市“乡村小店”坚持问题导向,瞄准需求丰富各类功能。打造助农帮农阵地,围绕直播、短视频等新兴媒介,打造“小店直播间”,通过驻村第一书记、网红等直播带货,宣传推介本地特色农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特色功能阵地,立足金融、医疗、高校等不同领域驻村第一书记专业优势,充分依靠和发挥驻村第一书记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建立“小店贷款助农室”、生态水肥推广展览间,为农民提供特色服务。

  

  瓦房店市NO.032“乡村小店”聚焦村民大樱桃售卖问题,邀请着名乡土专家位俊革,依托“小店直播间”帮助村民免费直播销售大樱桃,服务村民30余户,销售大樱桃3万余斤、60余万元。“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网上直播是农民致富的新手段。原来想直播,没设备、不敢上播,这些问题全让‘乡村小店’帮我们解决了。”王店村村民赵永胜在直播间说道。

  

  坚持探索“清单式”管理 抓好乡村红治理

  

  “自从有了‘积分超市’后,村民参加任何活动,都能兑换积分、领取奖品,收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我们参与村各项工作的积极性更高了。”正在瓦房店市NO.033“乡村小店”“积分超市”兑换鸡蛋的村民侯德强说道。

  微信图片_20241128103425.jpg

  瓦房店市坚持把“乡村小店”建设与推广运用积分制工作有机融合、一体推进,打造“积分超市”、建立“积分清单”,吸引党员群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环境卫生、公益事业等各项工作。突出清单“精准化”,结合各村实际及村民需求,科学设立积分规则,把产业致富、乡村建设、环境卫生、学习培训、志愿服务等内容作为加分项,建立动态管理、简明清晰、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积分体系。突出审核“正规化”,采取个人申报、村民推荐、党组织审议方式进行积分采集,按照村干部考评、集体公示等方式进行积分认定,定期开展积分排名,把积分作为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参考。突出兑换“常态化”,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派出单位、村“大党委”成员单位等资源优势,合理安排奖励物资,确定每月“积分兑换日”,组织村民在“积分超市”兑换卫生纸、鸡蛋等生活用品,持续激发村民参与热情。

  

  “开设‘积分超市’,无论是对村民,还是对村党组织、村委会,都是件好事。现在村民对村各项工作关注度更加高了,村里开展各项活动也更加顺畅了。”九龙街道肖炉村第一书记杨新军说道。(作者单位:中共瓦房店市委组织部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