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省恩施市白果乡桑树坝村,一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暨“和美乡村”积分制表彰大会在初冬的暖阳下进行,39名积分制先进典型村民获得表扬。
自2023年6月驻村帮扶以来,恩施市委办公室及驻村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公共建设中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积极为桑树坝村发展争取政策、资金、项目,实现了桑树坝村由治到兴,由兴到新的转变,让村民既“富口袋”更“富脑袋”。
宣讲全会精神,强化凝心聚魂底气
群众在哪里,宣传触角就延伸到哪里。为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走深走实、入脑入心,桑树坝村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群众会、小组会为抓手,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引导广大群众凝心聚魂,推动党的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理论宣讲要接地气、冒热气,方能增底气。驻村干部结合与农村息息相关的改革宣讲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办干部以演讲的形式宣讲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等大政方针。罗家坳组村民老谭说,以前老觉得与自己无关,今天这场群众会开了,我们就知道了以后的方向,明白了要怎么干。
同时,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桑树坝村开展“‘理’进万家,‘声’入人心”宣讲活动。村尖刀班深入村组,以面对面的方式,用接地气的语言,向村民讲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内涵,带着村民一起谈感悟。村民学习领会党的好政策,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心、决心。桑树坝村还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作用,统筹用好媒体平台、村村响等方式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式的宣讲。
延伸产业链条,厚植增收致富底盘
桑树坝村距离城区仅10公里,主导产业为茶叶,有8400余亩优质茶园,村里大大小小茶厂有10余家,其中规上茶厂2家,基本覆盖了全村的茶农,形成了稳定的联农带农机制。村民除了务工收入以外,主要收入就是来自于自家的茶园,部分村民还能做到务工、采茶两手抓。在桑树坝村,户均茶园有5亩以上,亩均产值能达到5000元以上。
为推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坚持因地制宜抓产业发展,延链补链打造增收新引擎。首先,在抓好产业源头打基础。驻村工作队通过群众会、屋场会积极宣传,动员村民做好茶园管护;为改善茶叶品质,工作队积极争取项目,今年实施100亩低质低效茶园改造项目,更加坚定了村民对茶叶产业的信心。其次,在抓好企业服务做文章,投资400余万元的标准化茶厂今年已完成建设和场地黑色化。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了市场主体进驻,计划明年春茶上市前投入生产。同时,积极对接本村企业,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做好服务。最后,在抓好联农机制下功夫,持续坚持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让农户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销售价格。
产业发展让村民看到奔头、尝到甜头。村里的老赵是个茶叶能手,称得上是本地的“茶专家”,种了几十年茶,喜欢研究茶叶种采技术,10亩多的茶园基本能达到10万元的收入。
运用共同缔造,增添乡风文明底色
“庭院更整洁了,邻里关系更融洽了,生活更好了!”11月29日,在桑树坝村2024年“和美乡村”积分制表彰大会上,受表彰的老党员老谭难掩激动之情,讲述着桑树坝村近两年的变化。
桑树坝的变化离不开“积分制”的实施。为弘扬时代新风,树立文明乡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桑树坝村结合实际,建立了“乡风文明积分制”,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共同缔造活动,争当文明乡风的践行者、引领者。
“如今,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更高了,‘比、学、赶、超’的劲头更足了,‘乡风文明积分制’发挥了大作用。”桑树坝村党支部书记谭林说。
桑树坝村以积分制为抓手,选树一批群众的身边人为榜样,用群众的身边事教育群众,通过看得见、学得来的身边榜样力量带动群众崇德向善,进一步增强群众参与共同缔造、树立文明乡风的意识。2023年以来,通过广泛宣传引导,桑树坝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自发筹资150余万元参与共同缔造乡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共同绘就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开展清洁家园,筑牢幸福人居底板
桑树坝村聚焦全面清理和整治“三堆两垛”以及“三乱”,以广泛宣传、重点突破、跟踪整治为手段,有序推进全程“清洁家园”行动,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
桑树坝村通过微信群、村村响、群众会、小组会等方式多维度宣传动员群众以共同缔造的方式参与“清洁家园”活动,激发群众开展环境整治“主人翁”意识,将自家庭院扫干净、摆整齐,营造良好居住环境;重点突破,瞄准村内公路沿线、垃圾桶周边、山坳等重点区域,组织附近村民、志愿者、公益性岗位人员对乱堆乱放的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的建筑垃圾进行集中清理清运,维护清洁卫生村庄环境;跟踪整治,建立长效机制,对已整治过的地点进行“回头看”,明确驻片干部、小组长为包保责任人,进行定期回访,确保整治成果不回潮,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进一步释放基层治理活力。
下一步,恩施市委办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坚持和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和方法,抓好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公共建设、清洁家园等各项工作,把桑树坝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和美乡村。(作者单位:恩施市委办公室)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