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菊花飘香。在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山化镇寺沟村的花卉大棚外,工人正在耐心细致地挑选包扎菊花,一辆装满菊花的运输车整装待运,这些菊花明天一早就会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各大城市的大型花卉市场。这既是对种植户辛勤劳作的回馈,更是山化镇人大代表工作站助力乡村发展的生动写照。
“今年市场还不错,算下来亩效益近3万元。”种植户孟宏波满脸笑意地说道。孟宏波是寺沟村有名的种植大户,从2007年开始种植鲜切菊花,经过多年来的摸索,经验越来越丰富,种植面积也从最初的2亩发展到如今的20多亩。菊花属于“短平快”种植产业,生长周期较短,收益比较快,从种到采只需要半年的时间,每年能种两茬。
近年来,山化镇人大代表、寺沟村党支部书记孟明生积极组织两委班子多次召开会议,立足寺沟村自身资源优势,在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上下功夫,探索发展“支部+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菊花栽植上,从单一的光玉品种到新育的金扇、金诚等品种,品类更加齐全;在销售渠道上,有线下的“运输配送”模式,还有线上的“订单预约”模式,确保了菊花及时进入市场,让菊花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花”。
寺沟村共有包括孟宏波在内的8户农户从事菊花种植,种植总面积80多亩,每年可采收400多万枝鲜切菊花。菊花从种植到管护再到采摘,其间用工量需求大,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不少就近就业的机会,让村民们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在这里闻着花香心情特别好,活轻松,还不耽误接送孩子上大学。”寺沟村村民石春芳乐呵呵地说。
在山化镇人大代表工作站的推动下,寺沟村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引导鼓励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优质产业,充实了村民的“钱袋子”。
下一步,山化镇人大代表工作站将继续聚焦寺沟村鲜切菊花发展,积极搭建沟通桥梁,推动种植户与各部门的紧密合作,凝聚产业发展合力,为群众增收和乡村振兴持续贡献力量。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