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清三山后洋郭氏宗祠的幽深处,一副楹联如暗夜星火,悄然指引着家族的精神航道:讳字辈“履文彰泰豫,元鼎重恒升,壮观谦受益,咸晋贲师贞”与表字辈“家孝兴名彦,学儒定在而,人能绍圣训,振起祭熙时”。这四十个字,历经二百年时光洗礼,绝非简单的辈分排序,而是郭氏先祖以《易经》卦象为哲学根基、儒家伦理为实践路径,为后世子孙精心构筑的一部修身齐家、经世致用的传世家训宝典。其深邃智慧,不仅关乎一个家族的绵延,更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理想,是民族精神谱系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礼立身,孝悌为本:家国同构的伦理根基
家训开篇“履文彰泰豫”便以“履”卦定调:行为须如乾天般刚健守正,如泽水般恩泽有礼,方为立身之本。这抽象的“礼”在家族实践中,具象化为“家孝兴名彦”——孝亲敬长是家族和睦的基石(家孝),由此生发的个人修养(文彰)方能彰显家族通泰和畅(泰卦)、谋划长远福祉(豫卦),最终培育德才兼备的贤良子弟(兴名彦)。这深刻体现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理念,将个人品德修养与家庭和睦兴旺紧密相连,为社会和谐奠定了最基础的伦理单元。
守正固本,笃学恒进:行稳致远的智慧源泉
“元鼎重恒升”强调根基(元)如鼎之稳固,德行积累(重)如大地载物,以恒久之志(恒卦)推动家族稳健上升(升卦)。对应的实践“学儒定在而”则明确指出路径:以研习儒学(学儒)为根本,坚定信念(定),持之以恒(恒),笃行不辍(而)。这揭示了郭氏家族守正创新、勤学笃行的持家之道。这种对根本的坚守、对知识的尊崇、对恒心的强调,正是任何事业(小至家族,大至国家)得以持续发展、行稳致远的不二法门,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厚德载物”、“积小以高大”的恒久发展观。
观世守谦,绍继圣贤:文化自信的薪火相传
即便功业壮伟如“雷行于天”(壮),也需“观”卦的明察世事与“谦”卦的虚怀若谷,方能真正“受益”。这警示后人戒骄戒躁。实践层面“人能绍圣训”则充满期许:人人皆可效法圣贤,传承其智慧与教诲(绍圣训)。这组字辈将个人视野提升至洞察时势(观)、将家族成就置于谦逊自省(谦)之下,最终指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圣训)的自觉传承(绍)。这不仅是家族的文化自觉,更是一个民族保持文化自信、实现精神延续的核心动力。它要求后人既要有“壮观”的格局,更要有“守谦”的态度,方能真正接续文脉,生生不息。
和谐进取,振世济时:家国情怀的终极表达
最终章“咸晋贲师贞”凝聚磅礴力量:家族内外和谐感应(咸卦),德业精进如日东升(晋卦),以文化修养提升气质(贲卦),以德贤引领众人(师卦),终归于正道不移(贞)。其目标“振起祭熙时”(把握盛世良机,振兴家邦)发出了最宏亮的时代强音。这超越了小家的范畴,将个人精进、家族兴旺与国家昌盛、时代机遇(熙时)紧密相连。“振起”二字,既是家族的振兴,更是对投身时代洪流、贡献家国天下的热切呼唤。它完美诠释了中华文化中“达则兼济天下”的崇高追求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担当。
后洋郭氏这四十字家训,构建了一个从“修身立世”到“固本强基”,再到“弘道传薪”,最终实现“经世济民”的完整精神闭环。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今天,深入挖掘、传承和弘扬如后洋郭氏家训这样蕴含深邃哲思与高尚德行的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意义。它启示我们:优秀的家风家训,是民族精神大厦的坚实砖石,是涵养社会正气、培育时代新人的宝贵滋养。让这份源自《易经》智慧、熔铸儒家情怀的古老训诫,在新时代焕发出指引个人成长、促进家庭和睦、推动社会和谐、助力民族复兴的永恒光芒。它无声地证明,一个家族、一个民族最深沉的凝聚力与最持久的力量,永远根植于其文化的深度、道德的厚度与家国的情怀之中。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