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丽乡村> 详情
泾阳茯茶:科技赋能传统工艺 文化铸就产业新篇
2025年07月09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杨波 厍佳莉 李欢颜

  八亩庭院茶香幽幽,金花菌跨越六百年岁月绽放新生,茯茶匠人手中,科技与文化正酿出一片茶叶的奇迹。“自古岭北不植茶,唯有泾阳出砖茶。”这句流传千年的谚语,道出了泾阳茯茶的独特地位。600多年前,第一块茯茶在陕西泾阳诞生,揭开了茶马互市的历史篇章。

  

  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根社茶舍的非遗传承馆内,一块斑驳的“梅蘭永香”匾额静静诉说着往事。清雍正年间太常寺卿林令旭为茯茶世家贾家题写的这块匾,见证了茯茶曾经的没落与辉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三代传承人贾振轻轻拂过祖传的茯茶模具,这些工具曾被埋在后院数十年,直到21世纪初才重见天日。

  

  茯茶之源,千年传承的涅槃重生

  

  始于宋,兴于明清,泾阳茯茶因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水质条件和独有的加工技艺,造就了茶叶中璀璨的“金花”——冠突散囊菌。在古丝绸之路上,这种满布“金花菌”的茶砖被商队称为“黑黄金”,远销四十余国。

  

  这种金黄色菌群成为茯茶的灵魂标志。在西北畜牧地区,牧民们发现饮用金花茂盛的茯茶能“消宿食、解腥肉之毒、养脾饱食”。当地因此流传着“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智慧。

  

  然而历史长河波涛汹涌。1958年,因成本考量,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将茯茶生产任务南迁湖南,泾阳茯茶一度销声匿迹。当时流传着“三不离”的说法:离了泾河水不能制;离了泾阳的气候不能制;离了泾阳人的技术不能制,就此,泾阳茯茶在故乡沉寂了半个世纪。然而,当地制茶人对传统的坚守从未中断——直到2005年,以贾根社等一批茶人建厂复产为标志,这一历史名茶才开启了复兴之路。

  

  古法传承,文化铸魂

  

  在泾阳县根社茶舍深处,古色古香的建筑中散发着茯茶的醇厚香气。这里是泾阳茯茶第十二代传人贾根社守护的泾阳茯茶非遗殿堂,门上悬挂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院内一块斑驳的“梅蘭永香”匾额静静诉说着往事。

  

  非遗展馆内完整保留着古法制茶器具与各个年代的泾阳茯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贾振轻轻拂过祖传的茯茶模具,这些工具曾被埋在后院数十年,直到21世纪初才重见天日。

  

  “我是从2010年开始正式接触茯茶的,作为第十三代传承人,肩上的责任很重。但当爱好和事业相契合,人就是最幸福的。”泾阳茯茶第十三代传承人贾振的感悟,道出了这个茯茶世家与茶的不解之缘。20世纪80年代,贾振的爷爷悄悄买回黑毛茶原料,指导贾根社在家中恢复中断数十年的茯茶制作,2004年,贾根社不顾旁人“疯了”的议论,放弃经营稳定的房地产生意,从湖南安化拉回几车原料,开始重振家族茯茶事业。

  

  传统茯茶制作堪称一场时间与技艺的双重修行。“茯茶从茶叶收集到制作成品能饮用,传统方法需要5年时间。”贾振介绍道。原料运回后需放置一年多发酵,再经20多道工序制作,随后还需阴干、发花。在根社茶社,时间是最好的制茶师。新茶与作为“酵头”的老茶放在一起自然发酵,一年后开封醒茶,若有茶友品评认为“还欠点”,便再放一年。从原料到成品至少需要三年光阴,才能变成贴着贾家招牌的茯茶送到顾客手中。

  

  科技赋能,金花绽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肖斌教授团队则从实验室推动着茯茶科技创新。作为陕西省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斌在泾阳茯茶研发中心坚守着“科技制茶”的承诺。

  

  团队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实现技术革新。他们将茯茶金花含量从传统的每克20万个提升至35万个以上,极大提升了茯茶品质。“我们在高压灭菌、蒸汽过程中,对时间、温度和湿度进行了针对性优化。如今我们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显著缩短了发酵周期,茶多酚转化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肖斌教授介绍技术创新点时指出。

  

  研发中心成立以来,开发出6大类56个茯茶新产品,建成自动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线,为茯茶产业树立了机械化、智能化生产的典范。另外,中心组建了由茶学、微生物、营养保健等学科19名科研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这座由泾阳县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组建的研发中心,已成为茯茶产业的“科技大脑”。

  

  产业新篇,茯茶企业的创新突围

  

  走进陕西泾阳泾昌盛茯砖茶有限公司,百年老店的新生令人瞩目。公司起源于百年茯茶老店“昌盛店”,如今已发展成为集生产、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现代规模化企业。

  

  泾昌盛店负责人舒瑜表示,泾昌盛从创办至今,始终坚持传承与创新,在生产和管理上不断摸索,不断进步,得到业界的一致好评。2016年,泾昌盛茯砖茶成功出口哈萨克斯坦,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专利证书1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

  

  此外,泾昌盛还打造了泾阳茯茶文化展厅,以丝绸之路路线图为起点,分八个板块展现了泾阳茯茶的传奇历史,以及企业的荣誉奖项、企业产品展示等,让大家沉浸式地感受泾阳茯茶文化的魅力。

  

  在陕西宏飞茯运茶业有限公司的茯茶生产车间内,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一边是老师傅们手工筑茶的沉稳力道,另一边是机械臂整齐码放的精准高效。这种“双轨并行”模式,正是泾阳茯茶坚守品质内核、拥抱技术革新的生动写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泾阳茯茶正重新踏上丝路之旅。泾阳县将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拓展泾阳茯茶国内外市场。六百年前沿着驼铃声远行的“黑黄金”,如今正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再次走出国门。

  

  茯茶非遗馆方寸之间,贾振轻抚祖传茶具,向参观者展示古法制作的二十九道工艺;研发中心实验室里,肖斌记录着茶多糖对胰岛素分泌的最新数据;泾昌盛车间中,自动化生产线正为国内国际订单忙碌。三条不同时空的叙事线,共同编织出泾阳茯茶的未来图景。2024年,当全国茶叶经销商走进泾阳,多家茶企达成1900万元采购意向后,一位经销商在品鉴笔记上写道:金花依旧璀璨,茶汤却更透亮——这是科技与人文共同酿造的味道。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