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城出发,不到半小时路程,就会感受到别样的秦巴风景,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7月10日,从宁强县城出发,不到半小时车程,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新貌在眼前展开。
沿路整齐划一的引道树,漂亮的口袋小公园,村民房前屋后精致的小花园,田野里整齐的观光种植大棚,果园中,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还没享受完这田园美景就来到了舒家坝镇宝珠观村。谁能想到,曾经这个略显落后的小村庄,如今竟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离不开村里这些年打出的“组合拳”,巧用“党建红、产业绿、治理蓝”三原色,走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以前咱村穷,年轻人都往外跑,留在家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那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干啥都没盼头。”村里的孙大爷回忆起往昔,不禁感慨万千。“多亏了现在的好政策,还有村里的干部们,带着我们一起干,日子才有了盼头。”
孙大爷口中的好政策,指的正是宝珠观村以抓党建促振兴为主线的一系列举措。近年来,村里突出“治穷”选能人,聚焦“治乱”选硬人,围绕“振兴”选贤人,选优配强村级“领头雁”。
充分发挥支部带头作用,创新“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通过稳步推进土地流转、村民入股分红,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以前咱的地就种点普通庄稼,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把地流转出去,每年不仅能拿到租金,还能在合作社里打工,年底还有分红。”村民王婶笑着说,“去年我家都拿了分红钱呢,虽然不多,但我们相信会越来越好,再加上孩子们打工的钱,收入比以前多了一大截。”
目前,村里先后流转土地400余亩,建成20万袋食用菌推广基地1处、生态草莓采摘园5个、火龙果采摘园1个、稻田养鱼示范基地1处。这些产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还带动了户均增收15000元以上。同时,投入的经营性资产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以上,其中30%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70%用于农户分红,脱贫户及“三类人群”分红还高于一般人群30%。此外,村里还与国防科工局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和产销意向性协议,每年帮助村集体及农户网上推销300 - 500万的农副产品,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在产业发展方面,宝珠观村坚持把兴建农业产业园区、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以田园景观为依托、以特色产业为基础,紧抓农旅融合主线,按照“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乡村”空间发展布局,谋划建设宝珠观村三产融合发展产业示范园区。
“这几年村里变化可大了,新建了好多采摘园和养殖基地,一到节假日,来这儿游玩的人可多了。”村民张大哥说道,“我家还开了个农家乐,生意也挺红火,这都多亏了村里发展的好产业。”
宝珠观村党支部书记孙大勤告诉我们:“这几年,村里先后整合资金2200余万元,新建草莓采摘园180亩、食用菌(羊肚菌)基地40余亩、水产养殖基地20余亩、果蔬菜基地50余亩、稻渔养殖基地80余亩,建成玻璃阳光大棚及连栋温室大棚6000余平方米、食用菌产品加工厂1处、QQ农场1处、鱼趣乐园1处、水上农家乐1处,基本形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事体验、学研互动于一体的‘三产融合’田园综合体”。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村种植淫羊藿3000余亩,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解决运输难,储存难的问题,还引进了冻干设备,进行草莓深加工,同时研发了火龙果、天麻等冻干产品。产品主要销往西安、成都等地,预计年产值可达280万元,为全村三类人群、残疾低保户新增3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同时还有周边三个村庄入股并分红,实现了共同致富的产业新模式。
在乡村治理方面,宝珠观村同样下足了功夫。坚持以改善村容村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弘扬文明新风为切入点,深入推进“三大革命”。
“以前村里垃圾会出现到处扔现象,环境脏乱差。现在好了,村里实行垃圾分类,每周二还有人组织打扫卫生,环境干净整洁多了。”村民赵大妈高兴地说。
推进垃圾革命,村里建立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处理”治理模式,发动党员干部、公益性岗位等人员每周二定期开展以“八清一改”为重点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动村庄由“一时净”向“时时净、处处美”转变。推进厕所革命,坚持“因地制宜、改造提升、改建达标、配套新建”标准,统筹整合资金50余万元,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50座,新建旅游公厕1座。推进乡风革命,健全完善“一约五会”制度,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乡村大舞台等宣传阵地,扎实开展移风易俗宣传、道德讲堂等活动,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营造积极向上的农村新风尚。
如今的宝珠观村,在“党建红、产业绿、治理蓝”三原色的赋能下,实现了村景变风景、风景变“钱景”的美丽蜕变。农村的住房条件都得到了改善,家家户户用上了现代化的家电设备。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农民享受到了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也不断提升,让农民享受到了更多的发展成果。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宝珠观村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让这片土地更加欣欣向荣,让农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