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走进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好合村,一排排毛葡萄藤下,早已是另一番热闹景致。紫黑饱满的果实缀满藤蔓,像一串串圆润的“黑珍珠”,在阳光下泛着诱人光泽,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这是属于好合村的丰收味道。
田垄间,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村民的身影穿梭在藤蔓间,指尖轻捻,饱满的果实便落入篮中。分拣时仔细挑拣,装筐时码放整齐,一举一动间,是对这份丰收的珍视。漫山遍野里,忙碌的身影与果实相映,勾勒出一幅喜悦交织的丰收画卷。
“我们靠着自然优势,把100多亩土地流转起来种植毛葡萄,今年预计能采收2万余斤,辐射带动20多户脱贫户实现增收。”驻村工作队员赵翔宇的话语里充满欣慰,他脚下的土地,正用沉甸甸的收获回应着乡亲们的付出。
据了解,好合村的毛葡萄,生来就带着“好底子”—— 肉质细脆、香味浓郁,是酿酒的上乘原料。为了让优质“土货”走出大山、走向市场,村里早早动起了脑筋:线上吆喝、线下对接,多渠道齐发力,硬是把优质毛葡萄的名气打了出去,让它们稳稳当当走向了广阔市场。
这背后,是“村党支部+村集体+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在稳稳托底。毛葡萄特色产业成了村集体经济增收的“重头戏”,基地里,绿色无公害种植技术用得扎实,科学规范的管理落得细致,才有了如今这挂满枝头的好品质、好收成。
谁能想到,这个披上绿装的“聚宝盆”,曾经是石漠化困扰的荒坡。近年来,好合村坚持党建引领,把石漠化治理与乡村振兴紧紧拧在一起,深耕“一村一品”,让昔日“九分石头一分土”的荒坡蜕变成了丰产田。
毛葡萄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望着那藤蔓间串串饱满的果实,好合村的未来已在眼前:加强技术培训,让更多村民上手;扩大参与范围,让更多家庭受益。这串串“黑珍珠”,正稳稳当当变成助力乡村振兴的“金果果”,在乡村的土地上,续写着增收致富的新故事。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