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丽乡村> 详情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助推服务提质增效
2025年10月24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池勇 姜晓莉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尚市店社区地处随县尚市镇核心区域,是典型的城乡融合型社区,下辖6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中包含留守儿童127名、独居老人89名、外来务工家庭156户,存在“老小照护断层、矛盾调解分散、环境治理碎片化”等基层治理难题。

  

  为破解“行政力量有限、群众参与不足”的治理困境,尚市店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为突破口,牵头成立“管得宽”志愿服务队。服务队初期以社区党员为骨干,逐步吸纳教师、医护人员、乡贤、商户等多元力量,现有志愿者298人,形成“党委统筹、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旨在通过常态化志愿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该社区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将志愿服务与基层党建、民生保障、环境整治等工作深度融合,先后获评“随县文明社区”“随州市志愿服务示范社区”等多项荣誉,其创新治理经验还在全县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上作为典型案例推广,为周边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党建引领筑根基 志愿服务赋动能

  

  尚市店社区党委深知,要让志愿服务真正成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的 “助推器”,必须先筑牢党组织的 “红色根基”。

  

  建强“红色骨架”。社区党委按照“四有双优”标准(有固定队伍、有管理制度、有活动经费、有服务阵地,政治素质优、服务能力优),将服务队划分为6支专项分队:儿童关爱队、老年服务队、妇女帮帮团、环境整治队、矛盾调解队、应急支援队。推选17名党员骨干组成领导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队长,建立“党委每月议、支部每周推、队员随时办”的工作机制,确保志愿服务与党委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创新“党群联动”。推行“党员联户+志愿结对”模式,27名党员志愿者每人包联10-15户群众,通过“敲门行动”收集诉求,形成“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服务流程。建立“文明积分”激励制度,将志愿服务时长、群众评价等折算为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体检优惠等,2025年已累计发放积分1.2万分,兑换物资价值5万余元,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图片1.jpg

  整合“多元资源”。联合随县大爱公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尚市中心学校等共建单位,引入专业社工人才3名、教师志愿者25名;链接社会慈善资源,争取企业捐赠物资折合人民币10万元,用于儿童托管、老人助餐等项目,形成“党建+志愿+社工+慈善”的多元共治模式。

  

  治理效能显成效 民生福祉再提升

  

  在党建引领与志愿服务的深度融合下,尚市店社区的治理效能显着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一幅幅“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妇有所依、居有所美”的幸福画卷在社区徐徐展开。

  图片2.jpg

  “童伴计划”守护成长。依托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建立“童伴驿站”,开设“四点半课堂”,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安排志愿者辅导留守儿童作业,开展书法、手工、安全教育等活动,全年服务时长超800小时;寒假开设“希望家园”托管班,邀请教师志愿者授课20余次,覆盖留守儿童89名,解决“假期失管”问题;实施“一对一”结对关护,为32名困境儿童匹配“爱心妈妈”,定期开展心理疏导、物资帮扶,2025年帮助6名儿童解决学籍转接、医疗救助等难题。

  

  “银发关爱”温暖晚年。对辖区49户低保、五保老人建立“一户一档”,实行“每周一探访、每月一服务”,志愿者累计提供理发、打扫、代购等生活照料服务180余次;联合尚市镇卫生院开展健康服务:每月2次义诊、每季度1次健康讲座,为行动不便老人提供陪同就医服务10余次,2025年完成老年人体检全覆盖;组织“陪伴时光”活动,志愿者定期为独居老人读报、聊天、表演节目60余次,缓解精神孤独。

  

  “巾帼赋能”激活半边天。依托“妇女之家”开展技能培训,举办家庭教育、法律维权、保健知识讲座4次,参与妇女达200余人次;针对单亲特困母亲等群体,在春节、“三八”节等节点开展帮扶20余户,发放慰问金及物资价值3万余元;联合县妇联、司法所开展“反家暴”“防诈骗”等普法宣传10余次,调解家庭矛盾30余起,帮助7名妇女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清洁家园”共建共治。推行“周五清洁日”制度,党员志愿者带头清扫社区主干道、沟渠垃圾,带动居民自发参与,2025年清理卫生死角120余处,清运垃圾30余吨;开展“最美庭院”“清洁家庭”评选,通过“红黑榜”公示结果,设置积分奖励,推动“清五边、治三乱”常态化,社区环境达标率提升至90%以上。

  

  机制创新提效能 服务治理深融合

  

  为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尚市店社区不断创新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的融合机制,让治理效率更高、群众获得感更强。

  

  线上线下融合服务。2025 年开通“管得宽”线上服务平台,群众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提交服务需求(如家电维修、政策咨询),平台自动匹配志愿者,服务完成后可在线评价。全年线上接单120余件,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3小时,群众满意度达98%,实现“诉求随时提、服务及时到”的高效闭环。

  

  “志愿+治理”延伸触角。将志愿服务深度嵌入基层治理各环节:志愿者主动参与矛盾调解,2025年成功化解邻里纠纷、物业矛盾45起,调解成功率100%;协助社区开展政策宣传、人口普查等工作,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收集民意建议86条,推动解决停车位不足、路灯损坏等民生问题12件,让志愿服务成为治理“毛细血管”。

  

  成果总结见实效 品牌影响广辐射

  

  经过持续实践,尚市店社区的志愿服务与乡村治理融合成效显着,民生、治理、品牌建设多维度实现突破,为乡村治理体系完善提供了坚实支撑。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儿童关爱服务覆盖辖区85%的留守儿童,学业成绩提升率达60%,心理问题发生率下降40%,“童伴驿站”被评为“随县留守儿童关爱示范基地”;老年服务使独居老人平均幸福感评分从62分提升至89分,健康管理覆盖率达100%,其中12名老人通过志愿者帮扶加入社区老年协会,重拾社交生活;妇女群体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显着提升,46名妇女加入志愿服务队,带动形成“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文明乡风,目前已初步评选出“好媳妇、好婆婆”28人。

  图片3.jpg

  治理效能显着提升。“管得宽”志愿服务队落地开花,助力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项目的开展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提升了老人幸福指数,丰富了辖区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辖区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是教育群众,宣传群众,把群众组织起来,宣传起来,带领群众一起干,增强群众的归属感和获得感的重要载体。

  

  品牌效应逐步凸显。“管得宽”志愿服务队被列为随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重点项目,其“党建引领+积分激励+精准服务”模式在全县推广,带动尚市镇新增类似志愿服务队8支,吸引周边乡镇20余次实地考察学习。2024年,社区获评“湖北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服务队队长获评“随州市优秀志愿者”。

  

  长效规划谋发展 治理体系再升级

  

  针对当前志愿服务中存在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如心理辅导、应急救援等领域缺乏专业人才,服务深度有限)、资金来源较单一等问题,社区围绕“党建引领、志愿赋能、治理提质”目标,制定长效优化规划,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持续完善,实现治理能力再升级。

  

  强化专业赋能。计划与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志愿者学堂”,每年开展2期专业培训,重点培养心理疏导、老年护理等领域骨干志愿者;引入“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由专业社工带领志愿者开展服务,提升服务精准度。

  

  拓宽资源渠道。争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支持,将儿童托管、老年助餐等服务纳入财政补贴范围;搭建“企业+志愿”合作平台,吸引本地商户捐赠物资或提供服务优惠,建立“积分兑换商业福利”机制。

  

  创新参与载体。针对青年群体推出“微志愿”项目,如“周末1小时”环保行动、线上课业辅导等,降低参与门槛;利用短视频平台宣传志愿服务案例,打造“管得宽”新媒体品牌,吸引青年返乡参与。

  

  推动治理融合。将志愿服务与居规民约、道德评议相结合,把参与志愿服务纳入“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助力移风易俗;借鉴“一约四会”机制,由志愿者参与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工作,推动志愿服务从“服务民生”向“参与治理”延伸。

  

  尚市店社区将持续以党建为引领,让“管得宽”的为民情怀融入治理细节,以志愿服务小切口激活乡村治理大格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