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以一场盛大的民族文化嘉年华,拉开2025年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暨“三湘石榴红·同心促发展”芳华绥宁行活动序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节日通过九大主会场活动,生动展现了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多元活动诠释文化魅力
400余名“百美姑娘”身着苗家盛装,以绚丽服饰文化迎接四海宾朋;“中华民族一家亲”超级达村秀决赛中,绥宁、通道等五支村队同台竞技,将非遗技艺与民俗表演创新融合;900余名跑者在“民族团结跑”中穿越山水画卷,其中“石榴红跑团”以奔跑姿态传递民族团结理念。活动设计巧妙呼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主题。
产业赋能激活发展动能
“民族好物通世界”直播带货推动黑米饭、苗绣等特产“出山”,网络达人化身乡村振兴新媒介;文旅招商推介会签约14家企业,涵盖竹产业、生态旅游等领域,签约金额未披露但预计将助力县域经济升级。数据显示,绥宁近年依托“非遗+文旅”模式,带动周边产业增收显著。
文化IP打造节庆新范式
主题晚会以“姑娘”文化符号为核心,将苗族歌鼟、傩舞等非遗元素现代化演绎;5月1日起开展的“潇湘绥宁电影周”及6个分会场活动,构建起“主会场+分会场+长效活动”的立体节庆体系。专家指出,这种“一乡一韵”的差异化展示,有效放大了民族文化聚合效应。
历史渊源与现代价值
四月八姑娘节源于苗族杨姓族人对明代女英雄黎女的纪念,其“黑饭节”“跳花跳月节”等别称折射出农耕文化与民族记忆。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遗后,绥宁通过节庆IP化运营,使其从传统祭祀活动发展为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的文旅品牌,成为湖南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示范窗口。
本次节庆活动通过“文化展演+产业联动+全民参与”模式,不仅彰显了苗族文化的当代生命力,更以具象化实践诠释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深刻内涵。正如活动主题所示,“芳华绥宁”正以文化为纽带,书写着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双赢篇章。(中共绥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