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唠嗑边讲法,听得懂,也记得住,还不耽误农活。”艳阳高照,托坪村色德组村民波某的地头边围坐着干活村民,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这是怒江边境管理支队匹河边境派出所通过“唠家常”形式开展的普法宣传活动,也是该所全面落实“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匹河边境派出所积极探索普法宣传新模式,以拉家常式、摆地摊式、清单式、拉网式推进普法工作,助推“平安怒乡 法治怒乡”建设走实走深。
“拉家常”式宣传接地气
“有个亲戚和我借银行卡用,我有点担心……”
“你的担心是对的,银行卡不能外借,假如他拿你的卡进行非法转账,或又转借他人从事违法活动,那么你就犯了帮信罪,我们辖区就有一起这样的案例,杨女士在相亲网站认识了一个网友,将自己的银行卡借给他使用,还帮其非法转账,被查后喊冤说自己不知道对方是诈骗分子,可在法律面前再多的解释也是徒劳……”
连日来,匹河边境派出所各警务室分区包片,结合社区警务工作,进村入户、进田间地头开展普法活动,面对面与群众聊家常、谈未来,并在与群众闲聊中穿插解读法律条款、普及法律知识。“拉家常”中普法,村民就日常生活中遇见的法律问题踊跃提问,民辅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举例子、释法条,讲清婚姻家庭、民间借贷、土地纠纷、老人赡养等“家长里短”中的法律问题,结合辖区多发的电信诈骗、酒后寻衅滋事等案件,提醒群众提高防范意识,劝导大家适度饮酒,告诫大家遵法、守法。
“摆地摊”式宣传入脑入心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围裙、帽子免费大放送啦!”一声声“别出心裁”的“叫卖”吸引着过往群众驻足观望,各色各样的普法宣传手册琳琅满目,赶集群众细心挑选着自己所需的普法宣传册,一张又一张放入手提袋中带回家分享给家人。
“从山上下来一趟不容易,赶集还能学到法律知识特好!”
“多拿一些,带回去给我儿子看看,时不时给他敲响警钟,看他还敢不敢隔三差五喝醉,喝醉了动不动就打骂妻儿。”
每周四,匹河街道人头攒动,匹河边境派出所紧紧抓住街天村民群众集中的有利时机,联合乡综治办开展“摆地摊”式普法活动,通过解答法律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网络安全、防诈反诈、禁毒禁赌、反家暴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群众通过合理、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摆地摊”式普法,让群众在赶集的同时将法律知识带回家,既亲民便民又行之有效,群众纷纷表示这样的宣传活动大家都听得懂、记得住。
“问需”式普法提质增效
“向信教群众宣传反邪教知识,对旅店业经营者讲解旅店业治安管理办法,跟有吸毒前科人员常讲吸毒危害性……有针对性,普法精准度高,普法效果更高。”这是匹河边境派出所普法人员共同追寻的目标。
结合日常警务工作、辖区警情特点,全方位捕捉不同群体的不同法律需求,列出普法责任清单,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工作要求,匹河边境派出所按需上门普法、集中讲法,压实普法责任主体,提升普法精准度和实效性。
今年以来,深入辖区教堂宣讲反邪教知识3场,进校入园宣传防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未成年人保护法》、校园安全、反校园暴力等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和安全知识10余场,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向旅店业经营者宣传《旅店业管理办法》《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办法》及未成年人入住“五必须”3场,上门送法发放普法资料6000余份。
“拉网”式宣传无盲区
“我们多讲一点法律常识,让老百姓少担一点违法风险!”这是该所社区民辅警的共同心声。
针对辖区少数民族众多、社会热点难点较多、治安形势复杂等特点,匹河边境派出所采取部门联动集中讲法、村组院坝上门送法、田间地头流动普法、线上线下齐发力宣传等形式,拓宽法治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提升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让广大群众做到心有所畏、行有所止;心有戒尺,行有所虑,实现普法无盲区、普法对象零遗漏的宣传目标,以法治底色擦亮怒乡平安底色。
[编辑: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