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与宪同行!他们这样做
2023年12月06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李鹏博   

  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为弘扬宪法精神,增强边境地区群众的宪法意识,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连日来,云南怒江边境管理支队泸水花桥坝边境检查站组织民辅警采取多种方式扎实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先学一步固根基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对外开展系列普法工作之前该站党支部“先学一步”,扎实开展了宪法知识专题学习,并组织民辅警积极参加了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普法办举办的云南省2023年法治知识网络竞赛,讲练结合,提升了民警、辅警对宪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为普法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深入群众广传播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论述中指出:“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该站牢固树立执法者就是普法者的理念,充分发挥执勤现场的普法阵地作用,做好对过往旅客宣传教育的同时指派政治、业务素质过硬的民警深入学校、社区等地通过多种形式扎实开展普法活动,广泛传播宪法知识,推动宪法宣传在边境地区走深走实。

  

  执勤现场是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的前沿阵地也是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在执勤现场,该站民警、辅警执勤普法两不误,充分发挥执勤现场的宣传阵地作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讲解和提供法律咨询等方式传播党的声音、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培育宪法精神的关键。在老窝镇中学,中学法治副校长、花桥坝边境检查站站长王康走上讲台给学校师生讲解了“12·4”国家宪法日的由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规定,号召大家要“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之后王康同志又组织同学们来到法治展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讲授了我国历次修宪的情况以及建设法治中国的“发展道路”“总体目标”等方面的内容,最后王康同志组织同学们来到模拟法庭,让学生“沉浸式”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等角色,通过“讲授+实践”的方式,帮助同学们提升宪法意识,树立法治信仰;在老窝镇小学,学校法治副校长、花桥坝边境检查站副站长尹文平以“学宪法,懂宪法”为主题运用事先精心准备的课件,向同学们宣传了“国家宪法日”设立的意义、国家的根本制度以及公民的权利、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并结合近期在校园发生的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号召同学们要勇于对不法侵害说不,敢于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最后尹文平同志给在场同学们发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小册子,并带领大家共同诵读了其中的部分内容,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授课方式在同学们心中播下法治的种子。

  

  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关键环节。在团结社区,该站组织民警参演了支队与州委普法办、州司法局在泸水市大练地街道团结社区举办的“普法强基·宪法进乡村暨2023宪法宣传周”法治文艺汇演,并组织民警、辅警组建普法服务队在团结社区开展现场普法活动,将普法和文化活动有机结合,有力弘扬了宪法精神,增强了居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深耕细作出实效

  

  “通过警察同志的宣传让我对什么是宪法,以及宪法的基本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感觉收获很大。”梅子树村村民李女士说道。

  

  “警察同志的宣传方式多样,实践经验丰富,把高深的宪法知识讲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十分精彩!同学们热情很高、收获很大。”老窝镇中学党支部书记李红军说道。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们每个公民都应该在生活中自觉维护宪法权威,做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扞卫者。”团结社区居民王先生说道。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宪法意识,在边境地区营造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良好氛围。

  

  [编辑: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