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守护非遗民族盛会 警民同庆“侬峒”佳节
2025年02月12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兰波 黄志超

  2月8日,广西龙州县金龙镇板池屯锣鼓喧天,一片欢腾,各族同胞载歌载舞,共同庆祝一年一度的壮族传统节日侬峒节,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领略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壮族侬峒节是集祭祀祈福、聚会交友、对歌传情、商品贸易和文体娱乐为一体的传统大型节庆活动,也是壮族群众交流感情、增进友谊、传承和弘扬壮族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2021年,壮族侬峒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保障节日活动安全有序,广西崇左边境管理支队金龙边境派出所提前部署、精心组织、全警动员,全力以赴投入节日安保工作,为广大群众欢度佳节保驾护航。

  

  周密部署,暖心守护安全防线

  

  为确保民俗节安全顺利进行,金龙边境派出所提前与活动承办方研究制定详细安防方案,针对活动当天游客流量大、人员密集等特点,科学划分责任区域,明确各岗位职责。

  

  当天上午10时左右,来自十里八乡的各族群众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欢聚一堂。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悠扬的天琴声响起,舞龙、舞狮、拔河、唱山歌等侬峒节特色系列活动轮番展开。在该村的国门文化广场舞台上,各支文艺队轮番上台表演节目,既有浓郁少数民族风情的民族舞,也有奔放热烈的现代舞;既有悠扬动听的壮族山歌,又有重新改编填词的“禁毒歌”“反诈歌”。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总能看到这样一支开展巡逻防控、疏堵保畅的“藏蓝身影”。在节日期间,金龙边境派出所投入4组共12名精干警力,采取定点执勤、动态巡逻等方式,加强对活动现场及周边区域的治安管控,及时疏导人流,维护现场秩序。同时与政府、村委会工作人员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活动动态,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预案,有效防范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普法宣传,法治扎根文化沃土

  

  “边境安全靠大家,守法护边你我他;远离偷渡与诈骗,幸福生活美如画……”金龙边境派出所以此次侬峒节为契机,打造“山歌普法”文艺节目,将法治文化与戍边文化、民俗文化、民族团结、节庆文化相融合,并通过山歌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传唱,让普法宣传“声”入人心。

  

  “阿姐,你听说过‘刷单返利’的诈骗手段吗?”人群中,该所的另外一组普法宣传队伍正在与少数民族群众交谈,向她们发放宣传单,宣传反诈、禁毒、反邪教、反偷渡等知识。

  

  “以前总觉得电信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了民警的讲解才知道,原来诈骗手段这么多,以后一定要提高警惕!”边民群众听了民警的普法宣传这样说道。

  

  金龙边境派出所辖区地处边疆民族地区,各类违法犯罪时有发生,该所充分利用民俗节日人流量大、群众参与度高的有利时机,创新宣传形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普法宣传活动。活动期间,民警们还通过现场讲解案例、互动问答、发放普法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禁毒、反邪教、反偷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并耐心解答群众咨询,引导群众增强法治观念,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警民互动,共育民族团结之花

  

  “活动要开始了,民警和大家一起参与吧。”每年的侬峒节村民都会热情邀请金龙边境派出所民警一起参加。该所在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民俗活动中,与群众一起舞龙舞狮、拔河、抛绣球,警民同乐,共庆佳节,进一步拉近了警民距离。

  

  “看到警察同志们在节日里坚守岗位,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心里特别踏实!”?参加活动的群众纷纷表示,民警们的辛勤付出为节日增添了平安祥和的氛围,让大家能够安心享受节日的欢乐。

  

  “今年的侬垌节热闹非凡,现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我们组织以村干部、党员和热心村民为骨干的义警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协助开展巡逻防范、交通疏导、维持秩序等工作,全力保障辖区少数民族群众度过安全、欢快的节日,同时也希望通过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壮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活动。”金龙边境派出所执勤民警黄志超说道。

  

  据悉,金龙镇还是历史悠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琴艺术”的发源地。近年来,金龙边境派出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民族团结一家亲?警民携手创平安”工作目标,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边境社会治理有机融合、共同推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创了警民守望相助、民族团结和睦、警民合力守边的生动局面,2023年该所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