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木棉花开映边关 军嫂普法暖壮乡
2025年03月16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刘明坤 胡振业

  在木棉花绽放的边关三月,广西崇左边境管理支队板烂边境派出所创新推出“戍边警力+军嫂团队”协作机制。3月13日,这支由5名军嫂组成的“军嫂”调解队与移民管理警察共同走进边境壮乡村屯,以“木棉花开 法治入怀”为主题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用“乡音普法”织就边境法治防护网。

  a3873ceeb483e2a2efa163cf8226b94.jpg

  “阿叔,这种‘厂家直销’短信就像山蚂蟥,看着小危害大!”在板烂村头,壮族军嫂用地道壮语向围坐的乡亲们讲解。“多亏你们教的‘三看二查一核’口诀,上次差点就上当了!”村民农大叔感激地说。活动中,军嫂们充分发挥“乡音普法”优势,配合民警通过面对面宣讲的方式,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条文转化为“听得懂”壮族语言。

  

  这支特殊普法队伍深入辖区村屯,采取“院坝课堂+流动宣传”模式,针对边境地区多发的跨境代购诈骗、虚拟商品交易陷阱等问题,精心制作壮汉双语维权手册。民警与军嫂搭档组合,结合真实案例讲解“七日无理由退货”等法律条款的实际应用,现场受理消费咨询37件,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

  

  “‘军嫂’调解队不仅是法治宣传员,更是警民连心桥。”板烂边境派出所教导员刘明坤介绍,该所自2023年组建“军嫂”调解队以来,充分发挥军嫂“知法、懂情、会双语”的优势,累计化解边境贸易纠纷30余起,预警电诈风险20余次。此次“3·15”宣传活动中,警属携手将法律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既彰显了移民管理警察守边固防的使命担当,更展现了新时代军属群体参与边疆治理的独特价值。

  

  木棉灼灼,法润边关。在绵延的边境线上,戍边民警与军属团队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法治种子播撒在壮乡村寨的每个角落,构筑起“警民共治、法耀边疆”的平安防线。

  

  [编辑:王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