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南大门”友谊关下有这样一个优秀的青年民警集体,一直以来,他们充分发挥青年民警生力军作用,秉承“戍边为民、强边睦民、兴边富民”的工作理念,坚守初心、勇挑重任、冲锋在前,肩负起守卫边境平安的重任,为服务边境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他们就是“全国青年文明号”——广西崇左边境管理支队友谊关边境派出所。
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走进这个连续五年获评“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先进集体,倾听他们的感人故事。
党建带团建筑牢忠诚警魂
2021年,友谊关边境派出所被授予“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打造具有移民管理警察特色的团青工作新路,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年轻警队有何妙招?
友谊关边境派出所管辖27.5公里边境线、86块界碑。辖区三面与邻国接壤,居住着壮、汉、瑶等12个民族,辖区内有友谊关国家一类口岸和弄尧、浦寨两个边贸点,以及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崇左片区等多个国家级开放平台,汇聚了各东盟国家、国内各省区市的商家。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该所党支部把党建工作同青年文明号紧密结合,始终坚持把青年民警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利用友谊关城楼、金鸡山炮台等边疆红色教育资源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青年民警的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铸牢忠诚警魂,永葆政治本色。
在日常工作中,该所通过狠抓基层团支部、团小组建设,将共青团的战斗实体延伸至边境辖区前沿阵地,同时积极协同辖区友邻单位一起号召青年积极参与送温暖、送法进辖区、安全进单位等志愿服务,鼓励青年党员、团员冲锋在治安整治、服务群众的第一线。4月27日,该所联合辖区北部湾投资公司开展“送法进企业 普法进园区”主题团日活动,青年民警在参观企业建设的同时,组织企业员工进行了反诈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和安保技能培训,受到企业员工的热烈欢迎。“我们与辖区各部门建立常态化的党建联合机制,推出‘葡萄串式’党建工作法,牵头辖区军、警、地等23个党支部建立‘国门党建联盟’,实现同题共答、群防群控,入选‘全国公安机关基层党建最佳案例’。”该所教导员莫魏介绍道。
“我从警校毕业后来派出所工作已经4年了。”26岁的王庆昊是该所浦寨社区的社区民警,“我们所一直有以老带新的传统,跟着老同志一起下乡,我学到了许多群众工作的经验和调解矛盾纠纷的方法。”在浦寨社区工作两年来,王庆昊高效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6件,为平安边境建设作出突出贡献。2024年11月,王庆昊被评为崇左市政法系统“十佳调解能手”。
践行“主防警务”建设平安边境
“袁警官,最近经常有操外地口音的可疑人员在我们屯周边闲逛,可能是偷渡客。”今年4月23日傍晚,友谊关边境派出所社区民警袁慧在辖区卡凤村渠历屯开展主防警务时获悉一条重要线索。根据这一线索,该所成功破获一起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案,消除了一个危害边境安宁的巨大隐患。
近年来,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友谊关边境派出所全面落实“派出所主防”职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践行主防警务,通过破案打处、风险防控、服务前移“三管齐下”,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切实筑牢边境辖区平安防线。
“社区队当日重点工作”“本周警情概况”“传统侵财案件发案点位”……走进该所综合指挥室,墙上贴有许多工作提醒,督促着边境巡控队、办案队工作清单化推进、条目式完成。在社区警务改革中,该所“两队一室”密切配合,接处警工作高效运转。综合指挥室根据不同地段、不同时段的警情发案特点,划出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合理规划巡逻路线,扭转了以往目的性不强的巡逻状态。此后,上学和放学时间,值班民警驾驶的巡逻车会准时出现在学校门口,协助开展“护学岗”工作;晚饭时间,辖区各货场的停车场里会响起社区民警提醒锁好车门的声音;深夜,烧烤摊集中的楼家社区成为重点巡逻区域。根据“大脑”综合指挥室发布的“每日风险清单”开展有针对性的巡处工作,使各类安全风险变得可预测、可防范、可控制;更为重要的是带动了警务工作焦点逐渐从事后向事前事中转移,警务理念逐渐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只有始终保持奔跑的工作状态,才不会为一时的停歇而奋力冲刺”。该所副所长刘明义说。
今年来,友谊关边境派出所充分发挥“派出所主防”职能,辖区警情同比下降23%,行政案件同比下降35%,刑事案件破案率上升28.5%,行政案件查处率上升11.8%,群众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一站式服务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现在办理居住证太方便了!手机上就可以办理!”4月26日,在浦寨边贸点做小吃生意的黑龙江小伙高峰看着手机里的电子版居住证激动地对浦寨社区民警李熙说。
针对辖区流动人口众多的实际情况,友谊关边境派出所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围绕公安机关服务营商环境要求,积极开展用工企业、商户走访活动,了解、研究、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就医等“急难愁盼”问题,力所能及帮助企业和个人解决实际困难。以“手续简化、流程优化、材料最少”为目标,提供上门办证、网上办证、预约办证等便民服务,实现流动人口居住登记“一站式”办理,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以往辖区边境村屯的群众到派出所办事,要往返十几公里山路,来回耽误大半天时间,十分不便。针对这一情况,该所把“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放管服”和“新时代枫桥式派出所”创建与“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建设结合起来,社区警务室全面落实“马上办”“一次办”“就近办”“放管服”改革要求,以“一次办好、群众满意”为目标,实施全天勤务模式。警务室每周至少走访60户以上的群众家庭,每月定期通报辖区治安状况,每季度组织一次向辖区群众汇报工作会,切实把为群众服务办好事、办实事落到实处,有效提升执法执勤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效率。
今年2月27日,该所青年民警刘子飞接到辖区礼茶村群众凌某报警求助,称其妻子何某于2009年从外地嫁到凭祥,期间因个人原因,一直未和娘家人联系,导致其在娘家的户口被冻结,给何某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请派出所帮忙恢复其户口。群众利益无小事,所领导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安排刘子飞前往何某的出生地开展走访调查工作。在工作中,刘子飞克服信息不全、资料缺失、调查困难等诸多难题,严格按照户籍管理相关规定,经过多方调查核实,最终收集全恢复何某户口所需的全部材料,在上级户政部门的指导下,为何某的妻子完成了户口补录工作,受到何某家人和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今年来,该所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45件次,帮扶救助群众58人,收到群众赠送的锦旗12面。辖区3个学校、17个沿边村屯零发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用忠诚诠释初心,用行动践行使命。友谊关边境派出所的青年民警们用青春与热血燃起五四精神的“星星之火”,用汗水与奋斗诠释着移民管理警察的使命与担当,为祖国南疆的和谐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让我们向这些优秀青年看齐,不负韶华,踔厉奋发。在争先创优的过程中,不断磨练本领,努力跑出当代青年的最佳成绩!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