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雪域边疆的“暖心答卷” ——从嘎拉村到万千“桃花村”的守护
2025年07月15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孙月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考察时看望慰问村民。习总书记的关怀与嘱托,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嘎拉村前行的道路。

  

  在祖国的边疆,无数像嘎拉村这样的“桃花村”也在默默耕耘,守护着这片土地。这份鼓舞化作扎根基层的行动力,也体现在西藏林芝边境管理支队民警们走村入户的每一步里。

  

  “嬷拉(藏语,意为奶奶),我们来看您啦,最近腿疾好些没,今天我们又给您带来治疗腿疾的药,一定要按时吃药哦!”西藏林芝边境管理支队上察隅边境派出所民警柯琦和同事背着沉甸甸的背包,熟门熟路地走进老人家中。

  

  “吃着了,吃着了,我现在好多了,走路都利索多了!”老人拉着民警的手往进屋请,满脸皱纹里都漾着笑意。

  

  这样的温暖场景,藏在一次次上门服务的细节里——上门理发时推子嗡嗡的轻响、上门办证时笔尖滑落纸张的沙沙声、上门调解时耐心倾听的话语声……

  

  “背包民警是我们始终延续的扎根基层的为民情怀,也是我们切实维护好民族团结的生动体现。”上察隅边境派出所所长陈微的话朴实而坚定。

  

  民警们的背包磨出来的毛边、里面的理发推子换了又换,办证用过的文件夹边角被磨得发亮,可那背着背包的脚步从没停过。

  

  这份守护,不仅给了辖区群众安心,也让外来的游客倍感踏实。

  

  今年4月15日晚8时,西藏林芝边境管理支队派边境派出所接到报警,两名四川某知名大学的工作人员在加拉村执行科研任务时失联,手机信号被中断。

  

  民警们迅速出动警力,前往加拉村,并沿着三条可能的路线展开地毯式搜索。持续搜索到凌晨,始终没有任何踪迹后,派出所立即联系指挥中心调取监控,锁定两名失联人员的行动轨迹后。

  

  终于在次日上午11时发现失联人员,并及时对失联人员的脱水、失温情况进行紧急处理,这场历经15个小时的生死救援,最终让两人转危为安,也让民警们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派边境派出所所长谢尚君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作为热门旅游胜地,来往的游客较多,我们要在守护辖区群众的同时,也要让前来游玩的旅客始终揣着一份安心。

  

  在墨脱县,民警们既是平安守护者,也是乡亲们致富道路上的同行者。2024年2月19日,墨脱县背崩乡荣获“平安边境模范乡镇”称号,这正是对他们守护与帮扶双重担当的最好见证。

  

  拇指与食指并拢,将嫩芽轻轻一掐,“咔嗒”一声,新鲜的茶叶便落入掌心,随机抛进腰间的竹篓里。

  

  “阿佳(藏语,意为年长的女性),你看我这手速也不差吧!”“比我都快喽”话语间,西藏林芝边境管理支队墨脱边境管理大队民警李倩麻利地掐下茶芽,竹篓里很快堆起翠绿的小山。

  

  “每年这个时候,‘助农春耕’活动都是我们大队的固定行动,帮助人手不足的农户摘茶,顺便听一听村里的新鲜事。”李倩说。

  

  近年来,慕名前来墨脱的游客越来越多,茶叶成了“香饽饽”,大队主动帮助村民拓展茶叶销售渠道,让墨脱的茶香飘向更远的地方。这满载群众肯定的答卷,既是对民警们辛勤付出的最高褒奖,更是对他们坚守初心的有力激励。

  

  四年后,边境的“桃花村”蓬勃发展,新景随处可见……这正是“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跟着共产党走会幸福”的生动印证,在总书记关怀的鼓励下,林芝边境管理支队的民警们将这份热忱化做更多的实际行动,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