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平安一“夏”,红河边境管理支队暑期反诈宣传火力全开
2025年07月30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邹昌义 马银莲

        暑期即将过半,大家在享受假期的同时,一定要提高对电信诈骗的警惕。随着学生放假、中高考录取查询等网络使用频率增加,各类诈骗手段层出不穷,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陷阱。

  

  面对这一风险,云南红河边境管理支队民警化身“反诈宣传员”,深入辖区村寨、集市、家庭,送上一份份量身定制的反诈“礼包”,让平安成为这个暑期最暖心的守护。

  

  进村寨——

  

  给老人的“反诈秘籍”,句句都是实在话

  

  “大爹大妈,这‘养老项目投资’听着诱人,其实都是骗子设的套!”7月23日,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玛璜堡农场,该支队龙堡边境派出所民警正为老人们送上了一本本“反诈秘籍”,里面不仅有常见电诈手段拆解,还有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

  

  “您有没有接到过自称‘孩子朋友’的电话,说孩子出事要打钱?”“那些上门推销的‘神药’,号称能治百病,其实都是骗钱的!”7月27日晚,在绿春县骑马坝乡玛玉村委会,该支队骑马坝边境派出所民警王信博与村寨群众围坐一起,用方言拉家常,把“猜猜我是谁”的熟人诈骗、“保健品推销”的养老骗局、“冒充公检法”的恐吓式诈骗,讲得明明白白。

  

  “记住这‘三不’:不听、不信、不转账!有啥拿不准的,先跟儿女打电话,或者直接找我们!”在辖区各边境村寨,像这样的一句句贴心叮嘱,犹如夏日里的凉风,吹散了老人们心中的迷雾,也给他们的“养老钱”上了一把“安全锁”。

  

  进商铺——

  

  给店主的“反诈产品”,守好经营“钱袋子”

  

  商铺是人流密集地,也是诈骗分子容易“下手”的地方。红河边境管理支队结合辖区实际,各边境派出所民辅警走进超市、餐馆、便利店,给店主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反诈产品”。

  

  “老板,最近有没有接到过‘订单异常’的电话?说要给你退款,其实是想骗你转账!”“如果有自称消防人员来培训,然后让你们购买灭火器材一定要注意核实!”在绿春县半坡乡坝溜街道,该支队半坡边境派出所民辅警结合商铺经营特点,重点讲解了“虚假订单”“冒充平台客服”“二维码诈骗”等常见套路,还手把手教店主们设置转账延迟到账、核实对方身份的小技巧。

  

  “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远,听你们一说才知道这么多门道!”负责经营超市和辖区快递业务的李窝英认真记录着民辅警的反诈提醒,这份“反诈产品”,不仅帮助辖区经商的店主擦亮了眼睛,更让他们成了反诈“宣传员”,提醒前来购物的顾客提高警惕。

  

  赶集市——

  

  “反诈菜单”摆上台,群众按需“点单”学知识

  

  “来看看!这份‘反诈菜单’,有大家需要的安全知识!”7月27日,恰好是河口瑶族自治县莲花滩乡的赶集日,集市上人头攒动,该支队新街边境派出所民辅警摆起了宣传台,把常见的诈骗手段、防范方法做成了一份份“菜单”,让群众按需“点单”。

  

  “我想问问,孩子玩手机总弹出游戏充值的窗口,怎么防?”一位家长刚问完,民辅警就递上“未成年人防沉迷”的宣传页,详细讲解如何设置权限、绑定家长手机。旁边的大叔则关心“投资诈骗”,民辅警用几个真实案例,揭穿了“高回报、低风险”的谎言。

  

  从“刷单返利”到“中奖诈骗”,从“航班延误退费”到“冒充老师收费”,这份“菜单”涵盖了不同群体可能遇到的诈骗类型。一上午下来,宣传台就接待了300多位群众,大家带着满满的“反诈知识”离开。

  

  进家庭——

  

  给学生和家长的“反诈通知书”,护住财产安全

  

  “同学,玩手机要注意,别点不明链接!”“有的不法分子会抢在正规通知书发放之前,发放伪造的通知书,以抢占生源,家长和学生一定要根据录取日程和官网查询核实真假”。在绿春县平河镇平河村委会,该支队平河边境派出所民警赵旭,召集正在一起玩耍的同学,给他们送上了一份“反诈通知书”。

  

  “通知书”里,既有“网络游戏账号买卖诈骗”“冒充同学借钱”等学生易遇到的陷阱,也有“中高考录取诈骗”“助学金申领诈骗”等家长需要警惕的套路。民辅警还和家长们约定:“多和孩子聊聊网络安全,发现可疑情况及时联系我们。”

  

  “以前总担心孩子上网被骗,现在有了这份‘通知书’,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家长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这份特殊的“通知书”,不仅是安全提醒,更是家校警联手守护孩子的约定。

  

  从村寨到集市,从商铺到家庭,这个暑期,红河边境管理支队民辅警将续紧盯暑期诈骗新动向,不断优化调整宣传方式,让反诈意识真正走进千家万户,为群众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