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多元解纷机制的工作要求,镇巴法院三元人民法庭持续运用“非诉讼方式挺前、诉讼托底”的分级化解模式,积极促进基层调解组织作用发挥,取得了显著成效。2025年8月20日下午,在三元人民法庭、黎坝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与坪垭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多方联动下成功化解一起债务纠纷,并当场履行完毕,真正将矛盾化解在了诉前、解决在了当地。
此次纠纷源于一笔到期债务。当事人双方因债务履行问题产生分歧,关系一度紧张。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矛盾升级,甚至对簿公堂。三元法庭在日常指导与对接中,密切关注辖区内的矛盾苗头,在获悉该纠纷后,认为其适宜通过非诉讼方式优先解决,遂立即启动联动机制,指导并协调黎坝镇调委会与纠纷所在的坪垭村调委会介入处理。
调解过程中,镇、村两级调解员依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从法、理、情多角度入手,耐心倾听双方诉求,细致梳理争议焦点,并适时阐释相关法律法规。三元法庭则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指导和支持,确保调解方向的合法性与规范性,明确指出了通过调解化解纠纷可以减少双方当事人成本以及达成调解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确定性等优势。最终经过调解员数小时耐心细致的沟通与疏导,成功促使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自愿达成调解意见,并当场完成了款项支付,实现了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该纠纷的成功化解,是镇巴县深化“和解、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诉讼”有机衔接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它充分证明了“调解先行”的优越性,不仅极大节省了当事人的时间成本和诉讼成本,维护了邻里和睦与社会和谐,更有效减少了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增量,减轻了群众诉累和司法压力。
下一步,镇巴法院三元法庭将继续深化与辖区各调解组织的协同配合,不断优化完善多元解纷联动工作机制,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端和疏导端用力,努力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纠纷解决途径,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更多司法力量。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