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北疆的边境线上,内蒙古巴彦淖尔边境管理支队乌力吉边境派出所始终把牧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头,以营造和谐友善的辖区治理环境为己任,积极努力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辖区牧民因草场纠纷上访的历史性难题,乌力吉边境派出所主动作为、精准发力,以一系列务实举措化解矛盾、感化民心,用实际行动筑牢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屏障。
积极宣传引导,播撒依法维权“种子”
乌力吉边境派出所结合边境牧区偏、远、散,社会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的实际特征,面对牧民因草场问题反复上访的情况,派出所首先从思想源头入手,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工作。派出所民警深入辖区牧户,结合牧民生产生活实际,通过蒙汉双语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现场分析案例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牧民普及《草原法》《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详细解读草场纠纷处理流程和草场补贴政策细则。民警耐心倾听牧民诉求,逐一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引导大家认识到“上访不是唯一途径,依法维权才是根本。”
为了让普法宣传更接地气,乌力吉边境派出所还在嘎查队部、护边员堡垒户、警邮便民驿站设立“法治宣传点”,适时组织法律知识讲座和答疑解惑活动,让依法维权的理念逐渐深入每一位牧民心中,有效稳控了涉访人员思想状态,为后续问题解决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常态回访协调,搭建诉求解决“桥梁”
在做好宣传引导的基础上,乌力吉边境派出所将走访回访和协调沟通作为推动问题解决的关键抓手。派出所民警制定了“一户一策谈心计划”,定期深入牧民家中,与牧民促膝长谈,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诉求变化。对于有上访倾向的牧民,民警坚持“一对一”沟通,耐心疏导情绪,详细记录他们反映的问题,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乌力吉边境派出所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与当地政府、信访部门、林草部门、苏木嘎查等多方沟通协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究确权纠纷调解方案和林草补贴落实办法。通过“站在群众立场看问题、沟通主管单位想办法、动员自力更生找出路”地不懈努力,民警针对牧民反映的草场确权问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取历史资料、协调集体资源、找补争议事项,最有效化解了牧民之间的多年矛盾,还积累了纠纷调解宝贵经验与生动实践。
突出暖心帮助,点亮牧民就业“新希望”
当牧民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草场纠纷和补贴问题逐步解决后,乌力吉边境派出所民警并没有停下强边固防、服务群众的脚步。民警结合牧民收入结构单一,就业增收需求增多的实际,派出所主动对接辖区内的厂矿企业、辖区外培训机构等,积极为牧民寻找职业技能提升与社会就业机会。民警根据每名牧民的技能特长和就业意愿,为他们提供“一对一”就业指导,帮助报名培训、修改简历、模拟面试,鼓励牧民放眼家政服务、母婴护理、家电维修等就业领域。
牧民其姐(化名)在多年上访维权结束后,在民警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培训掌握了专业的家政服务技能,顺利进入当地家政公司工作。牧民其姐说:“以前总为草场的事操心,现在不仅问题解决了,还找到了增收的工作,真心感谢派出所的暖心帮助”。2025年8月其姐为表达感谢,向派出所赠送了两面锦旗。一面“真心为民办事,倾心为民解忧”的锦旗感谢派出所帮扶民警,一面“不忘初心担使命,为民服务暖人心”的锦旗赠送乌力吉边境派出所。
一面面鲜艳的锦旗是派出所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锦旗上的金字不仅是牧民对民警工作的认可,更是广袤北疆警民鱼水情深的生动写照。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