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四面锦旗映初心 扎根乡土护平安
2025年08月29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李俊良 刘明阳 邓豪

      “失而复得暖人心 人民警察为人民”“雷霆出击 破案神速”……短短一个月,吉林长白边境管理大队宝泉山边境派出所的荣誉室内连续添了四面锦旗。

  

  锦旗背后,是民警冒雨深山寻人的身影,是追回被盗物品的迅速行动,是化解邻里矛盾时的耐心调解,更是宝泉山边境派出所民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

  

  紧急救援 照亮“回家路”

  

  “我妈进山采野菜,天要黑了还联系不上!”7月6日,辖区居民肖先生向派出所求助。宝泉山镇林密路险,雨天易滑坡迷路。“走!带装备,喊上护边员和熟路村民!”民警当机立断,组织10余名救援人员迅速集结,揣着强光手电、扛着救生绳,顶着雨水往山上赶。

  

  经过四个小时的搜救,民警在深沟里发现走失的老人,小心背起老人往山下走,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事后,肖先生送来写着“老人走失全家急 人民警察送母归”的锦旗表示感谢,握着民警的手久久不放。

  

  “群众的求助电话,就是我们马上出发的信号。”这是宝泉山边境派出所民警常挂在嘴边的话。为应对山区常见的迷路和被困险情,该所建立了“民警+护边员+村民”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提前摸排辖区内危险路段、山林区域,绘制“救援路线图”,并定期组织救援演练,确保突发情况能快速响应。

  

  8月10日凌晨,该机制再次发挥作用,两名游客在泥粒河徒步迷路,手机即将没电。民警带着扩音喇叭、应急灯,火速赶去。漆黑山林里,警灯为游客指引方向:“我们是民警,跟着警灯的方向走!”经过近40分钟的引导,浑身是汗的沈先生和林先生终于循着声音和灯光,安全抵达警车所在位置。

  

  网格调解 解开“心头结”

  

  “农村的矛盾大多是邻里间的小事,要是处理不及时,就容易激化升级。”宝泉山边境派出所所长李长华介绍。针对辖区村落分散的特点,该所推行“1+1+N”网格调解法,以派出所民警为核心力量,联合镇司法所专业人员,再吸纳各村村干部、老党员等“N”个基层力量,在每个村的警务室设立“联合调解室”,构建起“矛盾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的闭环机制。

  

  “要不是民警的帮忙,我和老张家的疙瘩解不开!”此前,河底村的老李和邻居老张因住宅边界问题吵了半个月,险些动手。村民把情况反映给派出所后,派出所民警立刻联系镇司法所和村委会三方上门调解。

  

  调解当天,民警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在现场反复测量,耐心讲解邻里间谦让的美德:“都是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别为这点事伤和气。”民警通过前后三次的调解,两人最终就宅基地边界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一场邻里纠纷圆满化解,双方也恢复了往日的和睦。

  

  截至8月末,派出所今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3起,辖区未发生矛盾升级事件。

  

  小案快办 守护“安全感”

  

  “汛期没了蓄电池,水位监测没法弄,多亏你们破案快!”7月中旬,辖区防汛站点工作人员再次来到派出所,握着民警的手反复道谢。时间回溯到6月初防汛期,监测设备蓄电池突然被盗,一旦遭遇暴雨,安全隐患极大。

  

  接警后民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在地面上仔细勘查痕迹,又调看周边几公里的监控录像,终于在邻村废品收购站附近锁定嫌疑人并成功将其抓获,追回被盗蓄电池。防汛站点工作人员送来“雷霆出击 破案神速”的锦旗,话语里满是感激。

  

  针对辖区内盗窃电缆、牲畜、农用设备等多发性“小案”,该所制定了“接警快、出警快、取证快、处置快”的“四快”工作法,接警后5分钟内到场,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同步联动视频巡查队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案件快速侦破、赃物及时追回。

  

  在边境一线、村庄入口等区域加大巡逻频次,尤其是在农忙、防汛等关键时期,增加夜间巡逻力量,有效防范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消除安全隐患。今年以来,派出所共快速办理各类轻微违法案件6起,追回群众损失近3万元,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每面锦旗都是群众的信任,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肯定第一时间赶到!”警灯在乡间闪烁,民警脚步在农村田埂间穿梭,宝泉山边境派出所民警用行动践行初心,把“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写在了每一条乡间小路,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辖区的平安与和谐。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