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了让孩子们在新学期伊始就系好“法治的第一粒扣子”,加强法制观念与安全意识,营造和谐安定的校园环境。9月9日上午,城固县公安局三里桥派出所的民警们,带着满满的关怀与专业的法律知识,走进辖区的中小学和城固县职教中心,开展多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宣讲进校园”活动。
以案说法,把“法”讲到孩子们心坎里
“同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是校园欺凌?”活动一开始,民警叔叔阿姨们就用一个简单又贴近生活的问题,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与以往“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不同,这次的宣讲更像是一场亲切的“法律聊天会”。民警们没有堆砌生硬的法律条文,而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从发生在校园周边和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入手,用“以案说法、以法论理”的方式,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孩子们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讲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
“如果遇到有人打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跑!”
“是告诉老师!”
孩子们积极举手,回答五花八门。
民警笑着点头,然后耐心地引导:“没错,保护好自己是第一位的。我们要勇敢说‘不’,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必要时还要学会报警,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我们既不能做欺负别人的人,也要学会保护自己,避免成为受害者。”
热点聚焦,为青春筑起“防火墙”
针对当前备受关注的校园霸凌、电信网络诈骗、交通安全等热点问题,民警们进行了重点讲解和剖析。在谈到校园霸凌时,民警告诉孩子们,霸凌不仅是拳打脚踢,还包括辱骂、孤立、起侮辱性绰号、在网上散布谣言等。遇到这些情况,不要害怕,不要沉默,要勇敢地向身边的成年人求助。同时,也要坚决抵制“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不做冷漠的旁观者,更不能成为霸凌者的帮凶。
在讲到电信网络诈骗时,民警用“刷单返利”、“冒充客服”、“网络游戏交易”等几个典型的青少年高发骗局作为例子,提醒大家“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轻信网络上的陌生人,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向陌生账户转账。“一定要记住,十个刷单九个骗,还有一个在铺垫!”民警的这句话,让孩子们印象深刻。
在交通安全方面,民警结合上下学路上的实际情况,强调了“一盔一带”(骑电动车戴头盔,开车系安全带)的重要性,提醒同学们要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乘坐超员车辆。“安全抵达,比什么都重要。”
互动频频,法治种子在心中发芽
整场宣讲活动气氛热烈,互动环节更是高潮迭起。孩子们听得认真,记得仔细,提问也非常踊跃。
“警察叔叔,如果我在网上被人骂了,我该怎么办?”
“警察阿姨,如果看到同学被欺负,我想帮忙,但我也害怕,怎么办?”
面对孩子们稚嫩却真诚的提问,民警们都一一耐心作答,用温暖而坚定的话语,为他们解疑释惑,传授自护自救的“锦囊妙计”。每一个问题的解答,都像是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法治的种子。
师生点赞,法治教育收获满满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堂“开学第一课”让他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法律知识,明白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更知道了遇到问题该找谁、怎么做。
“以前觉得法律离我们很远,今天听了警察叔叔的讲课后,才发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保护着我们。”一位同学在听完宣讲后说道。
校方也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宣讲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园法治教育,把法治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学和校园文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美好的学习环境。
守护不打烊,警校共建长效机制
据了解,此次“法治宣讲进校园”活动是三里桥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举措之一。下一步,派出所将把这项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让法治的阳光持续照耀校园。
一方面,民警们会不断丰富宣讲形式,除了课堂讲授,还计划通过情景模拟、法律知识竞赛、法治微电影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法律知识“活”起来,让孩子们在参与和体验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另一方面,派出所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协作,建立长效的法制教育机制。通过设立“法治副校长”、开通“警校联络热线”等方式,保持与学校的常态化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共同研究解决校园安全和法治教育中的新问题。
少年强,则国强;法治兴,则国兴。城固县公安局三里桥派出所的民警们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法治屏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法治的护航下,每一名学生都能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新时代好少年,用清澈的眼睛和纯净的心灵,去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