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施行十周年。十年,于历史长河不过一瞬,但对湖北省随州市随县不动产登记事业而言,却是一段系统重构、服务升级、为民担当的深刻变革历程。
随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产权保护、便民利企为核心使命,实现了从机构整合到统一规范、从线下申办到“一网通办”、从城市提速到全域覆盖的根本转变。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技术赋能,有效破解“办证难、效率低、跑腿多”等突出问题,显著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十年间,一部厚重的产权保护“民生答卷”徐徐展开,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分散治理”到“统一规范” 制度革新筑牢产权根基
“没想到现在办不动产登记这么方便,以前跑好几趟才能办完的事,现在一次就能搞定,真是省时省心!”日前,在随县政务服务大厅不动产登记窗口,刚办完业务的李先生难掩喜悦。只进一门、一次办好,李先生这一舒心的办事体验,正是随县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便民利企的生动写照。
时间的指针拨回十年前。那时,随县不动产登记工作和全国一样,尚处于分散管理阶段,土地、房屋等登记职能分属不同部门,群众办事需在多个窗口间辗转,材料重复提交、流程交叉重叠成为常态。
2015年,全国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工作启动后,随县顺应全国统一部署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于同年成立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积极探索,逐步整合住建、农业、林业等部门的登记职能,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信息平台”四统一。

数据整合是开展统一登记的基础。随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组织对全县范围内的土地、房屋、林权等不动产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和整合,建立起涵盖全县各类不动产的数据库,绘制出首张县域不动产“电子地图”。在此基础上,推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即时办结”的综合服务模式,将原本30天的办证周期压缩至如今的一般业务1小时内办结,部分业务“立等可取”。
从“线下奔波”到“云端办结” 数字赋能激活服务效能
“办理二手房过户再也不用来回跑了,只需在电脑或手机上点点操作就能够顺利完成交易!”裴女士等来到随县行政服务大厅不动产登记窗口申请办理二手房转移登记时,在窗口工作人员引导下,买卖双方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上平台成功办理了不动产转移登记,并当场领取了《不动产权证书》。这标志着随县全面开启二手房买卖过户全程网办。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随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积极推动“无纸化”“智能化”“数字化”办理新模式,通过技术赋能、流程再造与服务延伸,推动不动产登记服务迭代升级,让“智慧红利”精准惠及企业、群众,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
数字化转型是随县不动产登记十年变革的鲜明主线。2021年,随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上线“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同年推出移动端办事入口,群众通过“鄂汇办”APP即可完成转移登记、抵押注销等34项高频业务;2024年线上办理进一步升级,随着“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电子材料”的应用,全面实现全流程无纸化办理。
数据共享打破部门壁垒。随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与公安、税务、住建等10个部门建立数据互通机制,实现身份证、婚姻状况等20类政务数据“一库调用”,减少群众办证所需材料。全面推广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应用,22.1万本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可在子女入学、企业开办、抵押融资等多领域使用,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23年推出的“不动产+水电气有线电视(网)”联动过户,让群众在办理登记时同步完成多项民生服务过户,平均节省时间3个工作日。

数字赋能突破地域限制。随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主动对接“襄十随神”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政务联盟,建立“异地受理、属地审核、证书邮寄”闭环机制,实现不动产证书“跨省通办”“跨市通办”。
从“城市为主”到“城乡覆盖” 全域服务架起民生桥梁
“真的非常感谢你们,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把不动产证办好了,现在家乡办事都这么方便了。”长期在外居住的涂女士由衷地感慨。
2023年3月的一天,太白顶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接到回家办事的涂女士电话,告知其父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想在最后时间将房产赠与其大女儿,了却父亲心愿。随后,工作人员立即将情况告知随县不动产登记中心。次日上午,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党员志愿服务队前往申请人家中开展上门服务。从确认签字,到受理、缴税、打印不动产证书,不到1个小时就办好全部业务。
随县是农业大县,版图面积5543平方公里 ,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关乎千家万户。随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将农村不动产登记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围绕构建“15分钟登记服务圈”,通过与银行、住房公积金中心、房产开发企业、各乡镇自然资源和规划所等31家单位72家网点建立保密协作机制、将登记网点延伸至全县20个乡镇,群众可就近在属地办理业务。
同时,组建工作组走村入户实地勘察,完成全县391个行政村、18.5万户农房确权登记,建立“权属清晰、四至明确、图证相符”的农村不动产数据库,为乡村振兴注入产权动力;积极参与改革创新,利用科技赋能,针对林地确权难问题,创新推出“无人机航拍 + 现场指界”模式,完成林地确权登记;积极参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创新试点工作,进一步夯实产权根基,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特殊群体服务彰显温度。成立“党员先锋队”开展“送证上门”服务,累计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入户登记200余次。在随县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立“绿色通道”,推行“预约办、延时办、容缺办”,开展“鄂惠登国庆、春节不打烊活动”,在节假日期间为外地返乡群众提供办证服务,解决外地群众办证难的痛点。
从“流程优化”到“生态构建” 改革创新赋能营商环境
2021年3月19日,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为湖北威尔特芬房车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同步发放《交地确认书》和《不动产权证书》,在全市率先开启了工业用地出让审批改革的新模式。这是随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以改革创新,助推全县营商环境优化的一个缩影。
不动产登记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财产权利的重要制度,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随县始终将不动产登记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务实举措,提升广大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绿色通道”助企发展。随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立“企业专窗”、提供帮办代办、对有需要企业开展上门服务、现场帮助解决问题。创新“交地即交证”模式,企业拿地当天即可领取不动产权证,助力产业项目快落地、早达效。
创新举措破解难题。推行“带押过户”创新举措,将不动产转移、抵押、抵押注销三个登记业务合并办理,企业无需提前还清贷款即可完成不动产交易,简化交易流程,节省企业的过桥资金成本,促进不动产的高效流转,为企业资产优化配置提供便利。推行“土地使用权预告登记”改革,企业在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或开发投资未达到转让条件时,可提前办理不动产权证,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增强企业的投资信心。
流程再造提升质效。推行“验登合一”创新方案,打破不动产与工改、住建等部门壁垒、重构业务流程,实现联合验收和不动产登记当天办结,进一步减少企业办事环节和材料成本、保障不动产权利人合法权益、推动治理现代化。简化非公证继承手续,不再强制要求当事人提供繁琐的证明材料,而是引导申请人签订书面承诺,大幅减少申请人提供材料的数量,节省时间和精力。推行一把手“坐窗口、走流程、优服务”活动,通过局长定期坐窗口亲身体验不动产登记全流程,精准发现群众办事中的堵点、企业在不动产登记中的需求,推动流程再造与效能提升,让企业群众享受更优质的服务。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攻坚” 靶向施策化解办证难题
不动产登记承载着群众的安居梦想,关乎社会和谐稳定。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抓“民、责、干”三字密码,主动作为,全力攻坚,靶向施策化解制约不动产登记前端历史遗留问题。
随县安居镇安幸苑和泰安小区因超面积建设导致用地手续不齐全,30套房屋无法办理登记,群众忧心忡忡。面对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随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迎难而上,迅速行动,大胆探索破题路径。依据相关政策积极请示县政府对以上两个小区按照现状补办协议出让手续,出让金按照项目建设时政策标准由房地产开发企业进行补交,让群众如愿拿到不动产证。

多部门协同汇聚强大合力。随县以“一盘棋”的思维攻克登记难题,针对房屋测绘费用欠缴问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协调勘测单位先行测绘;面对山城明珠小区无竣工验收备案的情况,住建部门特事特办,实现手续完善与登记同步推进;在税费缴纳、房款收缴等难题上,各部门严格落实“证缴分离”原则,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汇聚起破解难题的强大合力。
专项攻坚化解历史积案。按照“群众无过错即办证”原则,谋划部署破解不动产“登记难”专项行动,组织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税务等部门协同发力、集中攻坚,主动直面“办证难”民生堵点,全面排查问题楼盘,针对土地手续不全、验收滞后等个性难题,实施“一地一策”精准化解方案,有效盘活群众资产。自行动以来,已成功为3000余户居民解决办证难题。
创新机制破解办证僵局。创新“证缴分离”“票税分离”政策,将产权登记与追责追缴分离处理,确保群众办证与政府追偿“两条腿走路”,减少群众在登记过程中的阻碍。创新“交房即交证”“三维地籍可视化查询”工作方案,杜绝产生新的“登记难”问题,方便市民更直观、更全面、可视化获知所查询的不动产信息,降低房屋交易、租赁的潜在风险,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矛盾。
从“专注登记”到“多元拓展” 党建引领锻造服务品牌
今年4月23日,随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党员先锋队开展暖心行动,为卧床多年的韩老先生上门办理不动产权证,以红色服务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韩老先生所在小区因土地与房屋产权不一致、规划核实验收不合格等问题,曾是“登记难”的典型案例。经过中心专班为期数月的攻坚,该小区终于具备办证条件。
得知韩老先生行动不便后,登记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中心党员先锋队队员到其家中,在床边架起“临时窗口”,耐心指导签字确认,不到40分钟便完成全部流程。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高质效开展登记财产工作的根本保证。随县不动产登记中心以优化营商环境和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全力打造一支业务水平高、素质能力强的不动产登记铁军。中心坚持“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成立党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贯穿于不动产登记全流程。
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常态化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引导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推出“不动产登记+民生服务”,打造“延时办、上门办”特色服务,为行动不便群体提供党员先锋队上门服务;开通继承登记“绿色通道”,提供“非公证继承”服务、免费邮寄证书、减免小微企业登记费用,进一步落实便民利企政策。

十年间,随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多次获评县级“红旗窗口”“优质服务单位”等荣誉,成为全县政务服务的标杆,“登记为民”的党建品牌日益深入人心。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踏上新的征程,随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始终以“群众满意”为标尺,用“铁脚板”丈量民生,以“数据跑”替代群众跑,在新的征程上书写更多“登记为民”的温暖故事,让不动产登记成为助推随县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
【编辑:周志晟】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