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反诈宣传不停步 筑牢全民防范网
2021年12月23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黄立峰

  “前些天我收到短信说我的云南健康码出现异常,行程码也有问题,可能是密切接触者,还发给我一个链接,让我重新填写我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等信息,说是会重新给我办新的健康码和行程码……”匹河乡知子罗村村民对警务室民警诉说着他差点被骗的经历。

  

  年终岁尾,“返乡潮”即将来临。为切实增强辖区群众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意识,营造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帮助群众守好”钱袋子“,近日,怒江边境管理支队匹河边境派出所知子罗警务室持续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筑牢反诈安全防线。

  

图片 1.png


  针对变化多样的电信诈骗方式,警务室民警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入户走访、前往辖区核酸检测点、安置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全方位预防电信诈骗知识普及,真正做到让反诈常识“入耳、入脑、入心”,重点讲解虚假理财和利用新冠疫情健康码等诈骗相关知识,提醒广大群众要时刻提防网络电信诈骗,提高防范意识,警惕各种自媒体、网站、聊天软件的撒网宣传和利用“投入少、回报高”宣传口号的诈骗方式。并告知群众如遇到类似情况时,要第一时间拨打公安机关报警电话,避免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

  

图片 2.png


  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辖区群众防诈知识,增强了村民抵抗电信网络诈骗的“免疫力”,使广大市民由“被动防骗”变成“主动识骗”,筑牢了防范电信诈骗“防护墙”,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图片 3.png


  最后民警再次提醒大家:“四不”“一要”记心头,骗术高明无处投。

  

  1.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骗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及时挂断电话。不轻信QQ、微信好友的消息,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设圈套的机会。

  

  2.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隐私。

  

  3.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不向陌生人汇款,如果进行资金往来工作,QQ、微信好友索要转账,请在汇钱、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是否是本人与本人所用账号,信息安全再转账。

  

  4.不链接:对方发来的网址切勿随意点击,链接里面极可能是木马病毒,会造成财产损失与隐私泄露。

  

  5.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可直接拨打110,并提供相关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侦查破案。

  

  [责任编辑:徐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