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突然打不通的“法律热线”
2022年01月07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郭运栓

  2021年12月10日中午,河南省尉氏县大马乡庙陈村支部书记陈志正,在处理村民宅基地纠纷时,像往常一样拨打县法院法官仝新华的电话,想请教一些法律知识,可一连打了十几个,都无人接听。

  

  让陈志正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这天中午,仝新华在接待涉法涉诉上访群众时,因连续加班加点工作,突发脑溢血昏迷,被紧急送往河南省人民医院抢救。

  

  经20多天连续抢救,2022年1月5日早上,仝新华医治无效不幸去世。

  

  让群众感到暖心

  

  尉氏县城郊某村10多户村民,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在自家菜园里种植罂粟,想用土办法治病。案件提起公诉后,仝新华为主审法官,由于被告人数较多,庭审从下午2点一直持续到夜里才结束。看到被告大多是上了岁数的留守老人,都没有吃晚饭,仝新华就悄悄为12名被告人买了面包和矿泉水充饥。

  

  庭审结束后已是深夜,为了让群众安全回村,仝新华动员2名同事一起,开着私家车把12名群众安全送到了村里。

  

  一名同事不解地问:“我们送群众回村是公事,为什么不用公车?”“在农村,乡亲们把脸面看的比天都大,如果我们用警车送他们,会招惹其他村民不必要的猜测和议论,会造成负面影响!”仝新华语重心长地回答道。

  

  当好政府法律智囊

  

  尉氏县岗里乡、庄头镇等西部乡镇,土地含沙量较大,一些不法分子和土地承包人沆瀣一气,倒卖土壤选砂牟取暴利。县自然资源部门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由于受巨额利益诱惑,仍然有一大批顽固人员夜间盗挖,有些还公然对抗行政执法。

  

  为彻底整治盗挖耕地土壤的违法行为,打击不法人员的嚣张气焰,县委、县政府成立专门的领导办事机构,仝新华受县法院委托,参加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他来到耕地被盗挖的现场,原本平整的耕地被挖的满目疮痍,废坑内又被填充了生活垃圾,现场惨不忍睹。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农业的命脉,必须刹住这股歪风。回到院里后,仝新华和同事们一起研究法律适用问题,又向上级法院请示,最终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把土地进行分离,地为不动产,土为动产,盗挖土壤的按盗窃罪论处”的建议,县委、县政府组织司法部门和行政执法部门进行广泛讨论,形成共识。随即依法刑事拘留30多人,11人获刑,极大地震慑了不法人员破坏耕地的嚣张气焰。该做法也在豫东平原进行了广泛推广。

  

  “仝新华同志是个敢于担当的好法官,在维护全县工作大局上,最大限度保护集体利益,从不讲个人得失,他不愧是政府依法行政的法律智囊!”尉氏县原政法委副书记范书合动情地说道。

  

  执法如山秉公为民

  

  2018年3月,在办理任某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时,当事人以自己投入大、举债多为由,托人找到仝新华说情。

  

  仝新华了解到,任某不仅占用耕地违法建设,而且在有关部门执法时,采取堵路、围堵政府机关、缠访等极端手段,阻挠执法,影响恶劣。

  

  于是,仝新华提交院审委会对任某采取逮捕强制措施,并动员其亲属拆除了三层办公楼和6个仓储大棚。周围群众见法院动真格,纷纷自行拆除了违章建设并进行了复耕。

  

  2017年9月,仝新华的表弟付某醉驾被公安机关立案,付某找到仝新华,让他帮忙疏通关系,被仝新华拒绝。案件到审判环节后,付某对仝新华说:“你抬抬手给我判缓刑吧!”仝新华对他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不是咱家的私事!”最终,付某被判处拘役二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

  

  仝新华执法如山,对待困难群众他心里却有一团火。2021年6月,仝新华在办理大桥乡大李村停尸案时,在做好刑事审判的同时,不厌其烦地做两家的调解工作,最终达成和解协议,使死者得以及时安葬,矛盾得以化解。

  

  2019年8月,他在办理少年嫌疑人郑某盗窃案时,发现他家境困难,又因交友不慎走上盗窃邪路。仝新华联系了一家技工学校,为其垫支了学费,让他学到一技之长。如今,郑某在郑州一家物流公司谋到一份工作,每次给仝新华打电话,郑某都说仝法官是他的恩人,没有仝法官就没有他的今天。

  

  参加工作30多年来,仝新华亲自办理和参与办理案件2000多起,没有出现一起冤假错案,他本人20多次获得县级以上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仝新华法官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执法人员,他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普法宣传员,他走到哪里就把普法教育带到哪里,平时有什么法律难题,他从不推脱。我们期望仝新华快快醒来,他的‘法律热线’早日开通。”尉氏县城建局原局长李军政说这番话时,仝新华还处于昏迷中,而如今,这则突然打不通的“法律热线”,却再也无法接通了。

  

  [责任编辑:徐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