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西藏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珠峰边境派出所,成为国家民委获批的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之一,这是珠峰边境派出所在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以来获得的最高殊荣。
珠峰边境派出所成立于2008年10月1日,隶属于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日喀则边境管理支队,是珠峰核心景区唯一的执法单位,驻地海拔4500米,扼守着通往珠穆朗玛峰的必经之道,主要承担珠穆朗玛峰核心景区的边境管控、社会面管理、游客车辆查验服务等任务。
长期以来,珠峰边境派出所民警和世居在这里的各族儿女,以及外地游客心手相牵、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在巍巍的珠穆朗玛峰下,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花开别样红。
辖区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警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积极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不懈努力,与辖区群众建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深情。
“感谢你们的帮助,我的烧烤店虽然不大,但是在旅游高峰期,一天能赚3000多元。”烧烤店的老板云丹向民警说道。该所扎实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民警与辖区困难群众结对帮扶,久而久之,民警和群众就像亲人一样,拉家常、互问候、谈工作、宣讲党的惠民政策……
民警结合珠峰附近有利资源,主动联合村委前往驻地贫困群众家中,为他们谋划致富出路,引导他们利用景区优势自谋发展,让钱袋子鼓起来。在派出所民警的帮扶指导下,驻地曲宗村开设了家庭旅馆6家、餐馆3家、小吃店1家、化石特色工艺品店铺1家、超市2家,提高辖区群众收入的同时,解决了过往游客的日常生活需求,促进了驻地村庄的经济发展。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及时向各族人民和游客传播党的好声音,珠峰边境派出所“执法服务队”民警准备红色文化课,因地制宜将国家惠民政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边境法规等融入到工作中,让红色文化与藏族文化紧紧融在一起,让党的声音走进各民族群众心里,激励游客和辖区群众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迈进,有效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2021年国庆期间,派出所民警王普在慰问结对帮扶独居老人扎西顿珠时,发现身体虚弱的老人躺在床上痛苦呻吟,王普第一时间进行救助并将其送往定日县人民医院,为其办理住院手续后,24小时照顾陪护,直至老人身体恢复。王普说:“有事您随时给我打电话。”谈话间,老人攥着王普的手久久不愿放开,眼睛里闪动着泪珠。
“珠峰边境派出所作为民族团结先进典型,靠的不仅是历代民警的满腔热血和无私奉献,更是把民族团结精神融进了每个民警的血脉之中。”该所副所长闻飞说。
“感谢警察哥哥对我的帮助,我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们的希望。”2020年8月31日,当珠峰边境派出所民警将助学金和衣物送到巴旦桑姆手中时,她羞涩地说道。
巴旦桑姆是珠峰边境派出所辖区2020年唯一的大学生。2020年春节前,民警在走访时得知巴旦桑姆一家有七口人,主要靠两个大人打工挣钱,支撑三个孩子的学业和一位老人的生活,巴旦桑姆作为家里的长女,一度想要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来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了解到她的困难后,派出所将她确定为帮扶对象,开展“一对一”帮扶资助。这些年来,民警经常给她送去衣物、文具等物品,还协调爱心人士为她进行“一对一”捐款,每年捐赠助学金6000元,直至大学毕业。
为力所能及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珠峰边境派出所创建“爱心小屋”,并采取“互联网+”模式,为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搭建线上、线下爱心平台。一件件衣物、一箱箱快递从大江南北汇集到珠峰脚下,温暖着边民群众的心。
“以前我们这只有执勤点,原有的人员配备、硬件都跟不上游客的需要。在上级的支持下,我们将执勤点升级改造为景区警务室,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谈及景区警务室的“前世今生”,所长格桑不免有些激动。
为让游客在边境地区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派出所将警务工作延伸至最前线,提升警务室服务能力,建立“两队两室”,开展接待办事群众、接处警、窗口受理和代读代写等业务。同时,警务室还充分考虑游客需要,提供雨伞、热水等,协调相关单位配备便携式扫码充电宝20部,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让游客享受到内地景区的服务待遇。
每一份付出,都是移民管理警察对游客和少数民族群体的责任与真心,正是这份真心换来了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雪域的绽放,而这朵朵绽放的鲜花,已汇入雪域高原民族团结的片片花海中。
[责任编辑:徐天明]